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朗读

科技助推婺城毛竹产业节节高


    本报讯(记者 陈婷)“郁郁葱葱的毛竹林间,农民们抡着锄头忙着松土挖沟,一名林业科技人员一旁用心指导深沟施肥的先进实用技术……”这是昨日记者在沙畈乡笋竹两用林示范区的核心示范基地看到的景象。这是我区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

    婺城区是林业大区,享有中国桂花之乡、中国茶花之乡、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强县等荣誉。全区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26.02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60.5%,森林覆盖率52.8%。其中竹林面积12.8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10%。全区毛竹立竹量2172.67万株,现有竹木经营加工企业585家,其中竹材经营加工企业20余家。

    为加快我区笋竹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林业增效、竹农增收,我区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科技优先、效益促动”,建立毛竹产业项目建设技术培训、服务体系,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我区毛竹产业发展指导,建立责任林技员联系制度,技术人员走村入户分头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做到村村有能手,户户懂技术。

    “通过竹林技术专家的指导,改造后生产的无公害竹笋,能卖到每公斤24~26元,比改造前上涨一倍;竹笋产量全村平均增产50%,最好的能翻一番。”昨天,婺城区沙畈乡乌云村毛竹种植户、村主任虞锦生这样说。

    毛竹是沙畈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提高毛竹效益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2004年开始,依托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毛竹笋竹两用林无公害栽培技术推广”项目,沙畈乡建立起了毛竹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来自省林科院的科技特派员何奇江、程诗明以科技扶贫项目为抓手,在乌云、店边、周村等村建立了3个示范林,分别为无公害春笋栽培技术示范林、无公害鞭笋栽培技术示范林和无公害冬笋栽培技术示范林,示范林面积215亩。

    为了建好毛竹笋竹两用林基地,提高竹农的科学生产水平,科技特派员多次举办“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等实用技术讲座;经常下村入户,解决竹农在栽培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解决施肥、复垦、挖笋等技术难题,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和好评。

    沙畈乡林管员汪开新说,示范基地里的毛竹林全部按照无公害技术标准生产,实施了复垦、施用有机肥和提高竹笋生长有效面积等多种技术手段。目前,该技术已在全乡22个行政村的2790户竹农中推广。同时经过几年的努力,全乡毛竹和笋产品收入从项目推广前的420万元提高到1030万余元,占农业产值的30%,其中竹材收入近680万元,笋产品收入350万元。人均毛竹林的收入从项目推广前的323元提高到现在的790元,净增约470元。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