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百姓利益大于天
小餐饮店卫生整治是“十小”行业整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点难点。为破解“十小”行业卫生整改难题,婺城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秉着提升区内餐饮卫生水平的目标,不懈努力,全力以赴奋战在一线。
早在2008年8月底,婺城区在“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会上,就全面启动包括食品加工小作坊、 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药店、小农资店、小菜场、小音像店、小美容美发店、小客运、小液化气供应点等“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
苦口婆心春风化雨
婺城区卫生监督所监督一科的何可细数了一下每天的工作,自从开展十小行业整治以来,她和同事们经常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每天在辖区里来回地走,就是天天与经营户沟通交流,做工作。”何可说。根据区域划分, 婺城区卫生监督所的管辖范围是一环线以外的创卫区域。这里多是城乡接合部,基础设施差、外来人口多,居民素质不高……在他们监督一科的责任区内,道院塘等地都是整治的“老大难”。她和同事们几乎天天上门督导,帮助经营户整改,告诉他们餐具怎么消毒、物品怎么摆放。长时间工作下来,嗓子都哑了。每天出门,何可都会带上一本小笔记本,每走到一户就查看一下情况,然后在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卫生状况旁边打上只有她自己看得懂的三角形、圆形和勾,包括需要落实整改的时间。“每天下班回家以后,我都要把这本笔记本取出来整理成花名册,做到心里有数,接下去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在道院塘社区开快餐店的赵旭耿说:“他们工作得那么辛苦,我再不把自己的份内工作做好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服务上门入户办证
近日,位于骆家塘街“沙县小吃”的店主高兴地从卫生监督员手中接过崭新的《食品卫生许可证》。上门送证是婺城区卫生监督所卫生许可“一站式”便民措施之一。婺城区卫生监督所从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出发,在加强“十小”行业整治的同时,对通过帮助指导基本达标的小餐饮店简化办证手续,减少办证环节,方便了群众,提高了行政效能。
每一位监督员每天出门时都随身带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卫生许可证申请表》、《市区创卫五小单位存在问题登记表》、《小餐饮行业基本卫生要求》、公共场所、小餐饮店的贴花,还有榔头、水泥钉等等。
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办证,说是8个工作日内完成,实际上从经营户提出申请到审批科实地查看,如果有不符合的需要提出整改意见,然后再整改再申请,麻烦时也许一个月都办不好。现在,我们现场就能为他们办证。
如今,监督员们下到一线,为经营户贴身指导,只要是整改完成后符合条件的,拍照存档后由该所直接送至办证中心审批,经营户只要提出申请,快的当天就可以领证。而监督员们随身携带的榔头、水泥钉则随时把卫生许可证钉上墙。
长效机制巩固成效
“十小”行业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事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对“十小”行业的整治不能只靠一时热情,而要长期坚持。针对老百姓的质疑,婺城区卫生监督所早已做出明确回应,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
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以街道为单位,将辖区内的管理对象进行分区,各区的创建卫生工作由指定人员负责落实创卫的各项工作, 并制定了创卫整治活动任务责任工作图,做到三定,即定人、定责、定内容。
将日常监管与定期巡查结合起来,做到各包片责任人针对创卫相关内容定期进行巡查,迎检阶段每日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限期整改,并将这些整改单位列为下次巡查的重点监督单位,督促落实各项整改措施。
建立健全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在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餐饮业原料索证制度。免费向各餐饮单位发放台账本,并进行面对面指导,耐心帮扶,不断规范登记。
实行卫生监督公示牌上墙制度。卫生监督公示牌包含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责任卫生监督员的姓名电话、卫生管理员姓名、承诺书、投述举报电话等六方面的信息,公示牌由卫生执法人员上门免费安装于餐饮单位入门的显眼处,安装对象是已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明,具备基本卫生条件的餐饮单位,公示牌安装于消费者显见处,强化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引导消费者卫生科学的消费观念,充分提高业主的卫生责任意识,对创卫区域实施长效卫生管理机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见习记者 胡文英)
cr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