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患病的孩子,妈妈拿什么拯救您?
这是一个原本拮据但还算幸福的家庭,一家人都在艰辛的生活中期待新生命的到来,但孩子的降生却没有给全家带来多少幸运:因为孩子患病,需要四处求医,大额的手术费用至今没有着落——
昨日,记者在白龙桥镇幽兰里村的一幢简易房里,看见了这个一直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孩子。孩子叫郑诗睿,今年4岁,瘦小但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当初一家人满怀期望,但没想到孩子的出生却让整个家庭的生活陷入更大的困境。
“孩子生下来后被查出前胸、后背的肋骨都少了一根,脊椎畸形,医生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上身将呈弯曲形发育,情况会越来越严重。金华、杭州的医院都没法做这个手术,我们只好跑到南京、北京等大城市去求医。”小诗睿的母亲郑丽萍说,“南京的古楼医院做过这种手术,医生建议越早动手术对孩子越好,不过手术费要8万多元……”郑丽萍看着可怜的孩子,泪水夺眶而出。
8万多元的手术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这个五口之家里,除了诗睿,还有两个人每月都要花钱养病,那就是她的母亲和外婆。5年前,郑丽萍在怀孕检查时查出患有糖尿病,当时她曾想过放弃这个孩子,但当医生告知自己“今后当母亲的希望很小”时,她坚持把孩子生了下来。可令一家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孩子也患了病。为了给孩子积攒手术费用,郑丽萍一直在外打工,今年3月郑丽萍又被查出患了并发症肺结核,一次住院就花去了近2万元医疗费,如今只能在家养病。“孩子的身体不好,我和母亲每月的吃药开支在800元以上,丈夫在白龙桥打工,父亲在家种田,几乎没有积蓄,省下来的钱都用来还债了。”郑丽萍说,“孩子从小营养不良,身体又瘦又小,我一看就心疼。”
得知这一家人的情况后,小诗睿父亲所在的单位宏华织物为他们捐款1万元,婺城区民政局也为郑丽萍办理了医疗救助。但是,尽管四处借钱,带孩子去南京做手术的费用依然没有凑足。“孩子很乖很懂事,我3月份住院期间,她来看我就让外公买枝花带来,说我一个人在医院很寂寞,让鲜花来陪我。”郑丽萍说,“手术一定要给孩子做,不想影响到她以后的生长发育。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强地走下去。”
(记者 月映红)
| 民政新形象 | 今日·白龙桥 |
| 婺城农民“老有所乐”将梦想成真 | 财富如何利民 |
| 婺城区开展新一轮农村社区建设 | 林益龙:办百姓看得起病的医院 |
| 喜读报 乐交流 | 苗木走俏农民笑 |
| 今天我们搬“新家” | 名镇速递 |
| 民政短波 | 让农村成为梦想开始的地方 |
| 长山乡:把民生放在心上 把工作做到前头 | |
| 增强防范意识 减轻灾害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