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07月08日 星期三

朗读

应福全:铁笔勾划描盛世


 

应福全 口述  胡甦窕 整理

 

 

应福全作品:中华崛起

 

    应福全,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西湖印社社员、新四军研究会会员。他从11岁开始学刻印章,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篆刻这一爱好中。到目前为止,他已有上万方形态不一、各具特色的印章,并形成自己刚柔并济、巧拙兼顾的风格。他的经历和作品也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我1944年出生于浙江永康,今年64岁。我父亲和叔叔在1930年的时候参加了红军粟裕部队,参与过解放缙云的战争。父亲后来以卖书做掩护成为共产党的秘密通讯员,1948年被国民党反动派发现后牺牲。我4岁的时候就没了父亲,不久,母亲也离我而去。我由爷爷拉扯大,童年十分艰辛。

    因为家境贫苦,在小学毕业还有一个学期的时候,由于欠了三个学期的学费,我被迫辍学。因为求学心切,加上成绩优秀,姐姐资助我继续上学,我也在空余时间通过放牛、砍柴、卖草鞋一点点地攒起学费。后来我考上了当时的永康县舟山初中,接着又考入金华二中,在乡亲的资助下完成了这几年的学业。

    小时候,爷爷有一方骨头印章,是在领粮票、布票时用的。平时他总是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我总想看个究竟,爷爷却不让,说印章虽小,却可以断官司输赢。当时印章在我心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地位。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用乌桕树根劈成印章的样子,用铁钉打磨成刻具,给自己刻了第一方印章。到现在,我还保留着这方最早的印章。

    这些年来,父亲和叔叔的战斗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在金华二中学习了一年,我便到厦门参军,六年后才回来。当时在部队,我的学历较高,部队的黑板报都是我出的。在那段时间,我先后入团入党,也有了一定充裕的时间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书法篆刻,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长进。

退伍后,我先后在衢州化工厂、浙江建筑二公司革命委员会工作,因为工作繁忙,我的篆刻只是局限于自己摸索,而在当时,因种种原因限制,要寻找良师,也是难上加难。改革开发后,各方面条件都有了很大的转变。1979年,我被分配到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金华工区。 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事业也蒸蒸日上。上世纪80年代,我才算真正入了书法篆刻这一行。篆刻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那时候工作稳定,经济条件开始好转,有了条件,我决心深入钻研自己爱好,并报名参加了无锡书法艺专、西安书法学院等学校学习。这些经历不仅能让我学习篆刻,还能重圆自己小时候的读书梦,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1985年,参加完“国际书法展览开幕式”,我就通过入展作品通讯录,按图索骥,找到了金华篆刻家毕民望先生家,并成了他的学生。1989年,我又师从高式熊老师,以过不惑的年龄学习篆刻。2004年退休后,我便一心扑在了书法和篆刻上。

    我的印章,以生肖和诗词等为主。逢上大事喜事,我也会专门篆刻印章以纪念。我的印章,以改革开放后的居多,逢上好时代,我才可以这样心无旁鹜的学习,所以我的作品,大都体现盛世下社会的发展。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我与其他人一样,心里充满了兴奋和自豪,回家后,我觉得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刻印成了我的首选。用不了多久,我便专门刻了《青山热烈迎香港》、《绿水欢呼复主流》、《紫荆花庆祝回归》等多方印章表示祝贺。澳门回归,我也刻了《澳莲吐蕊》等印章。去年是奥运年,我为此专门刻了10多方印章,《赢奥运乘风破浪》、《好运加油》等。特别是一方福娃印章,我当时设计的时候选取的是迎迎,将藏羚羊融入青藏高原和 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线条明晰,寓意着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同样也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我也准备了自己的礼物庆祝祖国60岁生日。

    我60周岁的时候,为自己刻了最大的一方印章,是方半尺见方的砖刻作品《闻鸡起读》,尽管已是花甲之年了,但我要重新学习,闻鸡起读,刻苦钻研,使自己的篆刻艺术更上一层楼。现在我出版了《应福全书法篆刻楹联集》,并刻了光盘,以前我们没有条件,要学习只有自己多方求索,现在条件这么好,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篆刻这门艺术。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