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解放思想科学定位 奋力崛起繁荣发展
——白龙桥镇代表、委员2010年婺城区“两会”访谈
编前:白龙桥镇是浙中重镇,是婺城新城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区块,也是婺城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和金华市“一中两翼两三角”城市发展战略总框架中的一翼。1998年,白龙桥镇被列入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3年跻身全国千强镇行列,2007年又被列入全省首批省级中心镇。近年来,白龙桥镇依托新城区的开发建设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同时以项目群打造产业群,培育汽摩配、五金机械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去年实现工业产值86.2亿元。但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白龙桥集镇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依然较为滞后,集镇品位和形象的提升迫在眉睫。2009年,白龙桥镇按照“北接南扩拓展发展空间,以点带面推动老镇改造”的工作思路,把中心镇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集镇面貌开始得到逐步改善。
在婺城区“两会”期间,来自白龙桥镇的26名人大代表和16名政协委员积极为白龙桥镇中心镇建设和经济发展鼓与呼,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白龙桥镇代表、委员和镇领导。
2010年
全力推进白龙桥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访区人大代表、白龙桥镇党委书记陈旭日
“今年婺城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贯穿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讲成绩客观公正,问题不避重就轻。这几年,新城区快速发展,白龙桥镇在服务新城区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讲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下一步还要围绕区里、镇里的中心工作,抓全局、突重点。”2月2日,在参加人大代表团讨论时,白龙桥镇党委书记陈旭日如是说。
2010年,白龙桥将以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发展为方向,充分发挥中心镇区位优势,紧扣“围绕一个目标,落实五大举措,办好七件实事”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动白龙桥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建设始终是白龙桥镇发展的中心”。今年,白龙桥不仅要以投资者为中心,强化服务功能,重点保障几大在建重点工程项目的无障碍施工,同时还要拓展洞溪区块的经济发展空间,发挥其特色产业优势,提升区块管理水平,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须与集镇建设相结合,才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陈旭日说,“今年中心镇建设已经摆上重要日程,将完成集镇‘三路一桥’加亮化、绿化工程,进行‘一路一社区’试点改造,以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集镇品位与管理水平。同时,要抓好规划,做好各行政村的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升整个白龙桥镇的形象。”
当记者问及“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白龙桥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时,陈旭日回答道,报告中区长专门提到了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基层政府,白龙桥更应该时刻关注自身建设,加强全体干部的理论学习,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白龙桥的干部要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水平,既要勇于担责、敢于碰硬,又要有勤政为民、服务于民的态度。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保证。(记者 月映红)
推进集镇建设关心百姓生活
——访区政协委员、白龙桥镇党委副书记徐爱娟
“在一个地方工作就要为这一地方的百姓做实事、办好事。”在2月2日政协委员“三进”活动中,白龙桥镇党委副书记徐爱娟说道,“作为镇干部,我应该为辖区内的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想方设法,作为政协委员,更应该多听听基层百姓的声音,将他们的心声反映出来,为他们解决困难。”
2009年,作为政协白龙桥工委主任的徐爱娟,积极组织委员多渠道地了解社情民意,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期间,16名白龙桥政协委员积极谏言献策,上交提案10件,内容涉及新城区建设、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农业、环保、交通、卫生等多个方面,参加“我为婺城发展献一计”活动,报送“金点子”16条,撰写社情民意11条。
老镇区改造是白龙桥镇今年要做的一项重点实事,去年11月,徐爱娟就组织委员进行乐集镇建设的视察调研,委员们就如何与新城区接轨,提升集镇品位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徐爱娟告诉记者,作为白龙桥镇的政协委员,应该为集镇的发展献策出力,围绕镇里的中心工作,这样的调研一年不会少于四次。同时,还组织和发动委员们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去年委员们扶贫帮困投入资金近20万元,支持农村建设25万元,还有为民义诊送医送药等活动。
今年“两会”,徐爱娟对白龙桥镇的民生问题、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徐爱娟说,新城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新区这些村的贡献,白龙桥镇就有17个村在新区范围内,但目前还有些遗留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也制约了这些村的发展,这么多年来这些村靠着有限的土地征用提留款进行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没有后续发展的保障,她将对如何壮大这些城中村的集体经济提些建议;另外,加快老镇区改造、兰溪线路临江片农民的城乡公交统筹受益问题都是她所关注的。
(记者 月映红)
切实履行责任积极回馈社会
——访区政协委员、白龙桥镇芦头村党支部书记徐建忠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不但要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更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昨日,已经连续5届担任金华县、婺城区政协委员的徐建忠告诉记者,“随着自己企业的发展壮大,他也将加大回馈社会的力度。”
20多年前,徐建忠还是白龙桥镇芦头村的村支书,因为当时村里的各方面工作都做得很出色,正值一镇办企业要选一名村干部担任厂长之时,他成了不二的选择,走上了从商的道路。虽然离开了芦头村,但是芦头村的农村建设,徐建忠还是记挂在心。前几年,村里的道路硬化需要钱,他二话没说拿出了1万元,并由他出面为村里担保进行银行贷款。白龙桥的下邵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徐建忠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徐建忠说,只要村里有需要,他一定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
现在,徐建忠是金华市捷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又把这份责任感带给了自己的员工。员工谢亦铭告诉记者,徐建忠从来不拖欠职工工资,每次都及时发放,在捷达工作,他不仅安心,还很感动,去年他因病手术,徐建忠亲自来看他,还给他送上了5000元慰问金。据他了解,徐建忠每年都会投入近万元帮助困难群众。
徐建忠还经常到基层去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政协委员的责任,每次政协白龙桥工委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他从不缺席,他的提案涉及到农村发展、企业发展、政务环境等方面,去年“开展我为婺城献一计”活动,他又建议加强村镇建设要突出规划。徐建忠说,没有到基层的调研就不可能有好的提案,我要把群众的声音反映出来。徐建忠被评为2009年度婺城区优秀政协委员。今年“两会”,他又提交了《加强政务督查,提高政府职能效率》的提案,徐建忠说,婺城区要大繁荣大发展,基层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一定要提高,加强政务督查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记者 月映红)
2009年
攻坚破难有动力 扎实奋进有成效
——访白龙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见孙
“2009年,白龙桥党委政府做了很多事情,有很多都是区里的重点工作,譬如白沙公路古方段拆迁、九峰移民生产用地1000多亩的征地移交、万里扬轻卡变速器、莱恩科利亚联合收割机等重大项目的落地清表、城乡公交统筹等等,全体工作人员是‘白加黑’、‘五加二’地在工作,大家干得很辛苦,我自己也是在一线亲自挂帅、亲自参与。”白龙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见孙说道,“听了区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白龙桥做得很多工作和成绩都写了进去,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白龙桥镇是婺城新城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区块,也是婺城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和金华市“一中两翼两三角”城市发展战略总框架中的一翼。2009年,白龙桥镇按照年初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以“解放思想、崛起争先、繁荣发展”大讨论活动和第三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攻坚破难,扎实奋进,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9亿元。“服务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
今日·白龙桥 | 两会特刊 |
解放思想科学定位 奋力崛起繁荣发展 | 浙中桃源 山水金西 |
值此新春来临之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