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9日 星期二
朗读

居民轮流当“保安” 楼院和谐又平安
提起青春路54弄8号,住在城中街道杨思岭社区的居民无人不知。这个居民小院之所以这么“红”,就是因为院子里的居民自创出来一套“土办法”,把小小的院子打理得井然有序。是什么“土办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由居民轮流当“保安”,在每天晚上10点,把院子大门关上,早上5点再把大门打开,给小院的平安加上一把锁,这法子一用就是十年。
8号院里只有一个楼道,住着十户人家。除了五楼有一出租户外,其余九户都是常住人口,而且以中老年人居多。就是这么一个很少有外人出入的小院,居民们为什么还要让自己“起早贪黑”呢?原来之前,8号院经常发生自行车和电动车盗窃案件。为了防小偷,居民们在楼道里装上了楼道门,这也着实让小院平静了一段时间。可这楼道门没用上几年,就“失效”了。没办法,居民们只能打起了院门口铁门的主意。大家给铁门换上了新锁,每个人也陆陆续续配了钥匙,应该说这样已经非常安全了。可是后来大家发现,晚上总是有居民回来后忘记把铁门锁上,这就跟没有这道铁门一个样儿了,等于主动给小偷开了“后门”。
既然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居民大部分都是中老年居民,晚上回家的时间一般最晚也不会超过10点,而且都是熟脸,进出都认识,于是,就有人提议,用开头提到的“土办法”来守护小院的平安。说干就干,从2000年开始,每家每户轮流义务值班一个月,当起了“保安”。这个办法虽然有点儿“土”,可效果不差。院子里从此再没出过问题,
72岁的盛二仙老人是院子里公认的热心肠,她被大家推举为楼道小组长。她家住在一楼,客厅的窗户正好对着大院的门口。每天,不管白天晚上,只要她在家,有事没事,她都会注意门口的动静。晚上睡觉前,她也总要出来瞅瞅,看看大门是不是真上锁了。而且谁家要是有困难,不能值班,盛二仙也会主动承担起看护大门的责任。十年了,大院里再没有丢过一辆车子,再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治安案件,真正成了一个“平安家园”。
(记者 胡文英 通讯员 叶慎) crack
小记者 | 关 注 |
罗埠小学在区首届茶花节中小学生茶花征文大赛中喜获佳绩 | 第二代茶花人的光荣与梦想 |
打雪球 | 图片 |
找年味儿 | |
寒假苦、闲、乐 | |
车上见闻 | |
挖竹笋 | |
到香港参加舞蹈比赛 | |
猫鼠共祝新年快乐 | |
新年礼花 | |
家乡的公园 | |
大合奏 | |
喜事 | |
洗 碗 | |
也说拜年送礼 | |
除夕夜 | |
压岁钱该怎么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