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婺城社会事业滞后状况该如何突破?
【新闻提示】婺城区自2001年建区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506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7.8%和12.7%,均比2001年翻了一番多。婺城的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了解,去年我区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支出3600.91万元,比2007年增长15.43%;区级财政医疗卫生事业费支出4699.43万元,比2007年增长39.05%。区财政预算内同口径安排教育事业费支出19581.15万元,同比增长15.13%。今年还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机制,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增加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关注弱势群体,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新闻解析】但是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相比,婺城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摆脱不了滞后状态。婺城区有17个乡镇、5个街道,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现代化教育设施、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在卫生领域,大部分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非常缺乏,很多村民宁愿奔波到城里看病,也不愿在乡镇卫生院就近治病,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社会事业经费不足、发展资金短缺,是制约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去年,婺城区用于社会保障、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虽然平均比前年增长23.2%左右,但仍显不足。据了解,去年婺城区的人均卫生经费居全市倒数第一,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居全市倒数第二位。区教文体局局长唐振华告诉记者,目前婺城教育事业滞后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目前我区人才队伍的状况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形势要求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人员素质不高、人才队伍不稳定等方面。据医疗卫生事业的相关数据统计,婺城区卫生技术人员中,中高级职称者仅占全市总数的3.3%左右,婺城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分别占提供临床医疗服务人员的比例为16%和40%左右,我区各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为554人,仅占农业人口的0.2%,这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区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说道,我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等医疗单位聘用的大多是临时工,福利待遇上不去,再加上山区地理位置偏远,卫生技术人员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新闻启迪】资金和人才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要想改变婺城社会事业滞后状况,就必须从最基本的保障入手,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事业的短视行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撑。
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应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主渠道作用。政府是发展社会事业的主要职主体,应该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社会事业的投入,每年投入的增长要高于同年的财政增长幅度,并且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支持科教、文卫、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事业较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应该是我区的重点。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规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我区应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力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并对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乡镇适当给予财政倾斜,保证农村社会事业的协调、同步发展。
crack文化 | 关 注 |
桂花源记 | 热烈庆祝婺城新城区五星级酒店等五大项目开工 |
迟桂花○文/梁艳 | |
夜雾 | |
痴画50余载 农民画家吕联连成功举办画展 | |
蒋堂直里:农村排舞全省二等奖 | |
“艾青杯”金华市中小学生第四届诗歌大奖赛开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