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学习是终身之事
——记金华市达厦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志辉
1993年,徐志辉创办了金华市达厦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经过多番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导产业的多元化经营服务体系,成功完成兰溪门菜市场改造、小码头农贸市场、解放西路拓宽工程等金华市形象工程的创建,成为金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中坚力量。而徐志辉本人,也在不断的学习奋进和回馈社会中赢得广泛的赞誉,并担任了金华市政协常委、浙江省台联台属联谊会副会长、金华市婺城区工商联副会长等职务。
徐志辉是婺城区罗埠镇黄路村人,1975年,莲湖初中毕业的他在金华县建筑设计所担任科员。忙时务农,闲时务工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看书学习,成为紧张生活中的松弛调剂。那段时间,他挑灯夜战,发奋攻读,对书本的喜爱近乎狂热。徐志辉说,也是从那时开始,他领略到了学习的乐趣。
1984年,在金华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工作的徐志辉得到了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公司将选送2名员工去沈阳东北建筑设计院短期进修培训,这对徐志辉来说不啻于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马上前去报名并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个机会。教授对专业知识的精通,让大家大开眼界。而时间短,人员多,则让徐志辉卯足了劲,沉下了心,一头钻进知识的海洋。晚上,他顶着零下16度的低温看书,不懂的地方就打上一个问号,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到教室,“抢”到第一排的位置,与教授们相互探讨。
3个月时间的学习,让徐志辉受益匪浅。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上充足的理论知识,为他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来后第二年,20多岁的徐志辉带领20多名工人,承接下莲湖乡粮站的建设项目,迈开了自己独立创业的第一步。
创业之初的日子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设计、制图、放样、施工……都要徐志辉亲自把关上马,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让徐志辉强烈地意识到,要解决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把建筑业做好,不但担任项目经理的自己需要精通的业务,员工也应该多加学习。白天,多而杂的工作让徐志辉忙得抽不出一点时间,他就千方百计利用晚上的时间给自己充电,同时还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技术。白天施工,晚上学习,这支工程队在当时本行业中颇有名气。4个月后,理论的成果就立刻显现了出来。由于材料算的精准,而且还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混泥土装置,莲湖乡粮站建成后因为成本低、质量好,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赞誉。成功的开始,也为徐志辉在建筑业和之后的房产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事了几年的建筑业后,1993年,徐志辉创办了金华市达厦房地产公司,投身房产开发事业。他自己先后就读与国家建设部刊大《城乡建设》专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民建》专业、中央党校、浙江大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生课程班、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MBA硕士专业等。在他办公室里,有关房地产投资、运作和管理等方面的书摆满案头,丰厚的知识让他在管理上得心应手,科学的管理理念则催生了先进的设计方案和高标准的工程质量,让达厦公司在浙、赣一带的房地产业界独树一帜。
除了专业知识领域,徐志辉还涉猎广泛,书法、棋类、乒乓球等活动都有涉及,特别是在书法艺术上颇有成就。在公司的练字房里,案头堆的、墙上挂的、地上铺的都是他的书法作品。据徐志辉介绍,对书法的爱好源于小时候为村民写对联,写得多了,对书法的爱好也渐渐加深。而现在,已经担任了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婺城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的徐志辉也经常与其他书画家一起,把书画、对联等义务送进农村、企业、社区。现在,徐志辉正忙着写一副高2.4米、长14米的长篇书法《洛神赋》,如果写好了,这将是他最大的一幅书法作品。
不久前,徐志辉还专门从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毛国典,为自己的书法艺术进行深造。对此,徐志辉意味深长地表示:学无止境,学习,该是终身之事。 (记者 胡甦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