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朗读

姜丰村以效益农业促发展
虽值冬季,但走进白龙桥镇姜丰村,一眼望去,田野上仍是一片绿意盎然。据介绍,姜丰村一直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村里有着不少技术改造试验田和优质品种推广田,是镇里名副其实的粮食丰产区。近几年,在其他村庄纷纷发展二产、三产的情形下,姜丰村也在发展效益农业上,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李洪庆是我们村的种粮大户,一个人就承包了300多亩水稻田。”姜丰村村支书姜志道说。据了解,今年,李洪庆的水稻田平均亩产达300多公斤,以今年2.16元/公斤的价格计算,收入达18万元左右。
除了种植水稻,从2004年开始,姜丰村村民开始积极种植经济作物,毛芋就是其中一种。今年,只有145户的姜丰村就种了150多亩毛芋。村民姜国良是第一个种植毛芋的,当时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与本村的几位村民试种了十几亩。没想到当年毛芋身价倍增,每公斤卖到了1.5元,平均每亩收入达5000元以上。现在,不但附近村民都知道姜丰村是毛芋种植基地,而且周边一些县市也来该村收购。“如今正值晚芋收获期,只要天一晴,农户不必外出推销,自会有人上门来收购。”姜志道高兴地说。
除了毛芋之外,姜丰村还盛产小萝卜。种粮大户李洪庆今年还种了140亩小萝卜。前段时间正值萝卜收购季节,他请了30名帮工才忙活过来。据李洪庆介绍,他的萝卜主要卖到兰溪的厂家制作腌制小萝卜,这个季节的萝卜收购价格为每公斤2元左右,10月底是萝卜收购旺季,仅5天时间就卖了1.5万公斤的小萝卜,收入3万元钱,除去人工费和成本费,纯收入达1.5万左右。
除了水稻、毛芋之外,甘蔗、土豆等效益农业在姜丰这片“粮食丰产”地区也得到了多元化发展,一个以发展效益农业的小村庄正焕发出从未有过的活力。(见习记者 周玉南)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