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白龙桥劳管所积极化解劳资纠纷
今年以来,白龙桥镇成功调解劳资纠纷和工伤争议120起,涉及人员260人,资金89.5万元
近日,经白龙桥劳管所工作人员的调解,罗小刚、陈德华等32名务工者与辖区内某工艺品厂就劳资纠纷达成协议,32名务工者16.5万元的工资终于有了着落。拿着刚领到手的工资,罗小刚、陈德华等人非常激动:“多亏了劳管所同志的调解,我们终于拿到了工资。”
本月初,白龙桥某工艺品厂务工者罗小刚等人拿着厂里32名职工的联名信向劳管所投诉,说进厂时厂方与工人达成协议按月发放工资,但是到现在厂里已经连续3个月没发工资了,工人自己曾经和厂方催要过工资,但是厂方只说现在资金紧张,过段时间再发。“这么等下去何时是个头啊!”罗小刚说,“今年厂里生意不好我们理解,但是职工的工资肯定要发的啊,我们也需要工资来维持生活。”
接到投诉,白龙桥劳管所工作人员立即对这起纠纷进行调解,深入企业对企业主和职工分别展开调查与协调,最终促使职工与企业主达成协议,在12月4日之前发放9月份工资,12月20日之前发放10月份工资,12月30日之前结清本年度工资。
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白龙桥镇劳资纠纷较往年有所增长,为此该镇在劳管所成立了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围绕加强企业劳动管理,调节劳动关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等内容扎实开展工作。在全镇企业的一整条用工链中,镇劳管所不仅维护最底层务工者的利益,也关注中间层小承包商的生存状况。
今年8月27日,小承包商梅贤海以100元/辆的价格承包了镇里某车辆厂523辆黄包车的加工工程,并如约在规定时间内完工。但是厂方认为产品存在瑕疵,要求返工。梅贤海应约对产品进行了返工。之后,这批黄包车很快就经过检验销售出去了。但没想到厂方仍然以产品存在瑕疵为由拒付工程款。梅贤海觉得厂方这个理由很不合理,就到劳管所投诉。“车都已经卖出去了,还有什么理由拒付工程款呢?”
接到投诉后,镇劳管所工作人员立刻着手调查,发现那批货确实已经发到经销商处,而且经销商对产品质量表示满意。于是,劳管所工作人员多次找到车辆厂老板协商,帮助梅贤海结清了工程款。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截至昨日,白龙桥劳管所已成功调解劳资纠纷和工伤争议120起,涉及人员260人,资金89.5万元,有效维护了一整条用工链的平衡,塑造了全镇健康的用工环境。(见习记者 周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