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以军人的名义 用生命的代价
——追思英雄孟祥斌


编者按:孟祥斌跳江救人牺牲后,《今日婺城》及时报道,一方面通过人物通讯等形式展示孟祥斌的先进事 迹,另一方面以消息、评论、通讯等各种体裁,展现一个人感动一座城的种种感人场面。孟祥斌的 感人事迹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传遍了大江南北,孟祥斌先后获得了“金华市见义勇为勇士”、革命烈士、“浙江骄傲”2007年度影响力人物、“感动中国”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浙江省见义勇为勇士”等各种荣誉。从2007年12月3日起,《今日婺城》刊发各类孟祥斌稿件60多篇,婺城新闻网也刊发了大量稿件。《今日婺城》孟祥斌系列报道得到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获得了 2007年度浙江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在中央军委追授孟祥斌同志“舍己救人模范军官”荣誉称号之际,我们特别重新刊发《今日婺城》孟祥斌系列报道的第一篇,和大家一起回顾孟祥斌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
……
你的身体已经冷却
你的温暖依然留在幸存者手中
因为你,无数金黄的烛光从四面八方聚拢
在冷风吹动黑发和白发的婺江边
有那么多你所陌生的人们
手持金黄的菊花,为你招魂,守灵
——英 昌《飞星,点燃婺江》
晚风吹来,一支支烛光在婺江岸边随风摇曳,似点点繁星照亮江面,仿佛在向过往的人们轻声地诉说,有一位英雄,他曾经来过……
“向英雄孟祥斌致敬”、“我们永远铭记着你”……连日来,在横跨婺江两岸的城南桥上,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舍身救人的驻金某部军官孟祥斌的人群络绎不绝,一个个花圈,一束束黄菊,寄托着婺城人民无尽的哀思……
“我是特地从罗店赶过来悼念英雄的,这么好的人不该走啊。”12月1日晚上8点,专程从家里赶来的陈先生点燃香烛,默默地伫立在英雄遗像前说。与陈先生一起凭吊的还有他的女儿,她是浙师大的一名学生。这几天,她和同学们都在谈论英雄舍身救人的感人事迹。“我们曾以为英雄已离我们远去,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我很敬佩这名军官,他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可爱的人。”这名同学深情地对记者说。
哀乐低回,婺江悲鸣。从晚上8点开始,耸立在樱花公园上空的大型公益广告屏就开始播放“沉痛悼念英雄孟祥斌”的字幕。而从城南桥头到通济桥上,自发赶来悼念的人群已在桥栏一侧摆放了长达百米的花圈,在英雄孟祥斌的灵前,更是摆满了人们献上的一束束黄菊。从城南桥上经过的车辆,也都纷纷放慢车速,默默地向英雄致敬,而来来往往的人群,无不驻足流连,驻立在英雄灵前,表达一份深深的哀思。由于过住的车辆和人群川流不息,为了让人们安全地悼念英雄,市有关部门安排了交警在城南桥上维持秩序。执勤的交警们都不愿意按时换班,他们都想多看一看英雄,多陪一陪英雄。一位正在值勤的交警说,英雄舍身救人的精神令人钦佩,能为他站岗,我感到十分光荣。
英雄的事迹也深深地感动了艺术家们。12月2日上午,婺城区文联、中国书画家协会浙江分会自发组织10多位艺术家,将写有“齐鲁子女,八婺楷模”、“舍身救人,婺城英雄”的锦旗送到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队领导手中。3个月前,也是这批艺术家们,在英雄生前所在部队挥毫泼墨。“我们要将英雄的事迹大力宣扬出来,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握着部队领导的手,带队的婺城区文联负责人动情地说。随后,艺术家们又来到捐款箱前,向英雄的家属表达了一份深切的关怀。
在城南桥上,由市民自发组织的“向英雄捐献爱心”的活动就一直没有停下过。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英雄生前战友,有英雄的山东老乡,也有挽手而行的情侣,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他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来送送他。”在捐赠现场,市民们纷纷伫立在英雄灵前,唏虚不已。由于捐赠人员太多,金华市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的30多名志愿者,从12月1日晚上开始,就一直在帮助维护悼念现场。午夜零点,来自市区的300多名的哥和现场市民点起了蜡烛,点点烛火,似点点繁星,寄托着婺城人民对英雄的无尽哀悼和缅怀,仿佛在向人们轻声地诉说着,有一位英雄,他曾经来过……
“这是一名真正的军人,能够从这么高的桥面上跳下去,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他的行为,无愧于军人的称号!”
11月30日中午路过城南桥的金华市民熊女士目睹了孟祥斌舍身救人的整个过程。熊女士说:中午11点20分左右,她在城南桥上突然听到有人惊呼“有人跳河了!”当时,“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刚刚还在打电话,突然就把电话砸在地上,转头就从桥上跳下去了。”
这时,驻金华某部军官孟祥斌正好与妻女经过。他看到一个女孩子纵身跳江,马上甩掉鞋子,纵身跳下了10米高的大桥。
孟祥斌在冰冷的河水中奋力游向女子,拉住她吃力地往岸边游去。“河水太冷了,他们两个人身上的衣服又厚,我看他游得很吃力。”在桥上的熊女士说。
这时,另一位姓蔡的武警军官也纵身跃入河中,想去帮孟祥斌一把。不远处的一个摩托艇看到情况后,开足马力赶到出事地点,当摩托艇赶到时,孟祥斌的身体已经开始往下沉,落水女子已经昏迷,漂浮在水面上。当摩托艇上的人救上女子时,水面上已没有孟祥斌的身影。
从岸边游泳过去救人的武警军官叫蔡群颂,是武警交通第一总队办公室主任,金东区源东乡人。“只差了两米啊,如果有力气再游那么一点我就能抓到他了。”说起当时的情形,蔡群颂为未能救起那名军官而痛心不已。对于孟祥斌的行为,蔡群颂称赞说:“这是一名真正的军人,能够从这么高的桥面上跳下去,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他的行为,无愧于军人的称号!”
下午1时38分,搜救人员打捞起溺水的孟祥斌,并将其送到市中医院抢救。大批围观群众自发地跟到了医院,尽管希望渺茫,可众人都抱着一丝希望。直到下午3时03分,医生宣布抢救无效,噩耗传出,很多人泪流满面。“他不该死啊!”围观的吴老太哽咽地说。
获救的跳江女子听到恩人遇难的消息,泣不成声。这名获救的女子姓李,温州人,今年23岁。
在驻金某部机要科孟祥斌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孟祥斌名字的桌子上一尘不染,各种办公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英雄的战友每天轮流为孟祥斌整理桌子,他们说,我们要永远留着祥斌的这张办公桌,祥斌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孟祥斌勇救落水女子的事迹,已传遍其生前所在的部队。在孟祥斌所住的宿舍楼,同一个教导队的战友纷纷写下各自的感言,一张张贴满了宣传栏。战友张小龙说:“当国家危难之际,冲锋陷阵的是我们军人;当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冲上前的是我们军人;用自己生命抢救他人生命的,是我们军人。我为有祥斌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
“这件事发生在小孟身上,是非常正常的。”部队长张建强说,成为英雄只是瞬间的事,可这是与他思想境界分不开的。而作为在同一所军校深造学习,学成后在同一科室工作并住在同一宿舍的战友,参谋王昌瑞比谁都清楚孟祥斌的情况。“孟祥斌勤奋好学,他在自己的一本课本扉页上留下一句座右铭——世事洞明皆学问,做事要求先做人。他原先是一名战士,通过努力考上军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取得大专学历,毕业后分配到我们部队。在部队,他仍没有放下学习,2005年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被选拔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进行‘专升本’学习。在学校召开的党代会上,还被选为我们系五六百人中唯一的党代表。”
部队政治部主任胡怀宁说,小孟不仅好学上进,在工作上也十分认真。今年7月他学成回到部队后,因为部队装备更新很快,拉下两年时间的小孟需要学习许多知识,可他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跟了上来,在今年两次大的集训中,表现突出。作为一名山东汉子,小孟性格直爽,为人正直,而且富有爱心,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参加在市区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当抽取了200亳升血后,他还要求医生再抽200亳升,他说我的身体好,多献一点没事。
“祥斌,你知道我最恨你什么吗?我恨你临走的时候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给我一句话:我不行了,快下来帮帮忙。但是,我不后悔,不后悔嫁给你,我知道,我选择了军人,军人就应该是这样的,祥斌,我为你感到骄傲!”
从孟祥斌下水救人开始,妻子叶庆华和年幼的女儿焦急地守候了近四个小时,最终妻子仍没有看到丈夫的笑容。丈夫在跳江救人前说的一句“我会游泳”的话,以及在江中溺水时说的一句“我不行了”的话,成为留给妻女最后的言语。年轻娇小的妻子痛不欲生,“爸爸,爸爸没有了。”妻子抱着女儿反复地说着这句话。她怎么也没想到,好不容易和丈夫团聚了,眨眼之间就是永别。
“他走得太突然了,今天才和妻女团聚呀。”守候在抢救室门外,孟祥斌所在部队政委张凤中,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孟祥斌是山东人,2002年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了驻金华的<
| 要闻 | 向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学习 |
| 缅怀英雄 | “怀着一颗坚强的心好好地走下去” |
| 奏响“民心工程”大合唱 | 以军人的名义 用生命的代价 |
|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
| 行进在英雄行列 铭刻在人民心中 | |
| 婺城区农家乐产业寻求长效发展 | |
| 给百名“春蕾”送健康 | |
| 图片 |
| 向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学习 | 向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学习 |
| 行进在英雄的行列中 | 一个人的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