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婺城区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唱响“防、导、化、联、和”五步曲
本报讯(记者 孙武斌 吕薇薇 通讯员 陈萌华)如何化解基层各类疑难纠纷和突出问题?婺城区通过奏响化解矛盾纠纷“防、导、化、联、和”五步曲,基本形成了一个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组五级的人民调解网络,有效预防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目前,婺城区已重新建立和健全了各类调解委员会687个,有调解员2300多名。
源头预防。为防患于未然,婺城区推出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确保在“出政策、做决策、上项目”时,把社会稳定问题考虑在先、防范在前。虹戴公路是市区交通规划中的一条主干道,用地涉及沿线几十个行政村。从2007年底开始施工以来,虹戴公路工程指挥部按照风险评估制度的要求,在工作中做到驻村干部到场、村干部到场、在施工队与农户有矛盾时主要领导必到场,确保了工程的无障碍施工。据统计,今年以来,婺城区在全面实施的42项重点工程和经济建设项目中,通过实施风险评估机制,没有发生不稳定因素和引发群体性事件,使全区重点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诉求导访。为了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婺城区在每个村都建起了群众诉求导访机制。以农村工作指导员、村两委干部为主要对象,确定一定数量的导访员。发现有信访诉求动态的群众,问明情况后,导访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疏导,并配合调解员进行调解,尽可能避免矛盾升级和激化。通过导访机制的有效运行,使群众盲目上访和越级上访的现象明显下降。
调处化解。婺城区还依托法律援助中心、法院立案庭、检察院公诉科“三支队伍”,积极搭建调解工作平台,构筑了人民“大调解”工作体系。“大调解”是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加强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尽量少一些“对簿公堂”,多一些调解疏导,融法、理、情为一体,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今年1至4月,婺城区累计接待诉讼当事人13批次,全部达成调解协议,调解标的达110余万元。
联合调处。婺城区建立了以竹马乡、乾西乡及兰溪市灵洞乡为代表的毗邻地区联合调解组织,通过区域联防、联处、联调,将跨界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较好地促进了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截至目前,毗邻地区联调组织成功调处重大跨界纠纷60余件,避免非正常死亡10余起,避免纠纷激化7起,较好地维护了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联动联调制度的优势得到了较好体现。
案件和解。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构筑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婺城区出台了《关于在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中建立与人民调解相衔接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
该《规定》对刑事和解的范围、和解的内容、和解法律效率、调解受理、调解主持的调委会、调结告知期限、奖励办法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对符合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由区人民检察院批准,交由区联合调解委员会调解。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充分和解协商,就民事赔偿达成一致,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放弃刑事追诉权,犯罪嫌疑人自觉履行民事赔偿义务,检察院对案件作不起诉的决定。仅去年以来,婺城区诉前和解累计接待诉讼当事人200余批次,受理调解案件105件,调解成功98起。
| 要闻 | 综合新闻 |
| 金中梁走访新城区重点企业 | 山道弯弯路长长 |
| 河北围场县领导来婺交流发展经验 | 用QQ群服务新农村 |
| 三条“二日游”线路诞生 | “优生两免”宣传到基层 |
| 婺城发展金点子 | 图片 |
| 婺城区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采摘水果农家游 |
| 城乡儿童“手拉手”迎“六一” | 婺城区着力建立三级测报网络 |
| 金西交办重点工作 | 读图新闻 |
| 施建梅创业基地:“造血”服务引富民 | 婺城区科技局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 |
| 上接1版 | |
| 图片1 |
| 文化 | 创建专版 |
| “优生两免”宣传搭上农村文化“顺风车” | 文明春风拂新村 |
| 《戏苑百家》栏目组走进汤溪寺平 | 精心组织创建活动全力构建和谐社区 |
| 在《今日婺城》做广告最划算 | 拒绝二手烟 让肺自由呼吸 |
| 营造社区创卫氛围 强化居民创卫意识 | |
| 节日关爱儿童 | |
| 八咏楼社区卫生平安过端午 | |
| 西市街社区共建联手创和谐 | |
| 弘扬服务理念 共创文明社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