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山道弯弯路长长
—— 安地镇山道村积极发展农家乐侧记
日前,婺城区安地镇山道村40余名村民来到武义郭洞风景区,向当地农家乐经营户讨教生意经。同行的村民宋余芳告诉记者,“我们有着比人家好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为什么人家的农家乐搞得比我们红火呢?”听说,武义郭洞的农家乐很厉害,管理理念很先进,经营模式也很独到。“他们能做到,我们肯定也能做到。”说起这个,在村口经营农家乐的宋余芳信心十足。
山道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村民介绍,大约在200年前,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的人来金华开染坊,后到这个山谷种靛青等染布材料,看到这里山水很美,就住了下来,繁衍至今。村子依山而建,近两百户人家的泥墙黑瓦,鳞次栉比叠到山腰,蔚为壮观。最美的风光还是在从安地镇前往山道村的路上,长达30多公里的“仙源峡”,有“金华小九寨”的美誉。风光秀美,景色天成,碧波间怪石嶙峋,山路竹林别有风情。沿着山路往里走,山光水色间隐隐的村落,更觉有桃源之幽美,仙境之雅韵。这两年生态休闲游逐步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然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缺乏好的思路和点子,新农村建设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怎样利用好“仙源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生态旅游兴起来,让当地农民富起来,就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此次取经回来以后,村民们可谓收获颇丰,山道村村委会主任吴祝斌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优势,要把山道村农家乐打造成为一张‘金字招牌’,决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吴祝斌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去年4月,他一被选为村主任,就在村里施行“禁渔、禁笋”。
经过几年的发展,仙源峡沿线七八个村已有农家乐二十余家。各农家乐为了吸引客人,大都有自己的特色,但都主要是在菜上下工夫。然而,许多游客在享受农家菜的同时,也期望有更多的娱乐项目。由于农家乐大多是农民自发成立的,娱乐活动内容单一。所以也需要加入更多的带有参与性质的活动内容和文化元素,“我们禁渔、禁笋是为了有秩序地组织游客参与农事活动中来。我们这里还有唱山歌、扭秧歌,这些都将是活动项目。”使游客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能陶冶情操。
和郭洞的农家乐相比,山道村发展农家乐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劣势。“我觉得我们和他们最大的差距在于农家乐缺乏规划,没有规范。”吴祝斌说,仙源峡沿线的二十多家农家乐,零星散落在青山绿水间,“各管各的招牌制作、各管各的宣传”。其次,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去。停车场的设置、安全设施的规划没有跟上,甚至连最基本的导向指示牌也没有,游客进入狭窄山道就象是瞎子摸路,边走边摸,人流量、车流量大的时候特别危险。有的农家乐连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项也没有,虽然农家乐玩的是一个“土”字,但并非越土越好,有些景点的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到我们这里来玩农家乐,都是开私家车来的。有车一族去哪都方便,更重要的是吸引‘搭公车来的’工薪阶层。把工薪阶层的回头客争取到,这才是山道村农家乐长远而稳定的客户群。我们村离市区有31公里,可是每天只有两班车进出。”吴祝斌意味深长地说,“我真希望,我们这里能真正成为金华市民的后花园。没有私家车,也可农家乐。”
(见习记者 胡文英)
| 要闻 | 综合新闻 |
| 金中梁走访新城区重点企业 | 山道弯弯路长长 |
| 河北围场县领导来婺交流发展经验 | 用QQ群服务新农村 |
| 三条“二日游”线路诞生 | “优生两免”宣传到基层 |
| 婺城发展金点子 | 图片 |
| 婺城区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采摘水果农家游 |
| 城乡儿童“手拉手”迎“六一” | 婺城区着力建立三级测报网络 |
| 金西交办重点工作 | 读图新闻 |
| 施建梅创业基地:“造血”服务引富民 | 婺城区科技局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 |
| 上接1版 | |
| 图片1 |
| 文化 | 创建专版 |
| “优生两免”宣传搭上农村文化“顺风车” | 文明春风拂新村 |
| 《戏苑百家》栏目组走进汤溪寺平 | 精心组织创建活动全力构建和谐社区 |
| 在《今日婺城》做广告最划算 | 拒绝二手烟 让肺自由呼吸 |
| 营造社区创卫氛围 强化居民创卫意识 | |
| 节日关爱儿童 | |
| 八咏楼社区卫生平安过端午 | |
| 西市街社区共建联手创和谐 | |
| 弘扬服务理念 共创文明社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