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三大高原”助推婺城经济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徐井岗
我想讲一个话题,就是基于市场主体的助动力作用,从市场主体这个角度来阐述婺城经济。截至2008年底,婺城区的市场主体数是19000多,不足两万。市场主体数决定一个地方的经济规模,怎样让一个地方的市场主体的总量有所突破,我就在这里说三点。
商业高原。是否可以考虑创建浙中竞争合作圈,婺城区是否可能经历商业高原?金华市有正规市场408个,50%左右的市场是农贸市场。消费品市场占大头,增加少量的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的形式仍然是摆摊。我一直都在思考,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网络化发展之后,是否可以建立一个数字化方面的市场——数字化海量样品超市。在这个超市里面,有样品、大屏幕、电子幕墙,也有每个经营户自己的定制样品室。进行生意往来的客商主要是看样品,只要他认同,通过这个数字化超市可以跟全球任何一个物流配送点联系,由物流中心发出货源。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数字化海量样品超市,金华408家市场的所有商品都进入这个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上进行生意交往。
物流高原。按照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说,一条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应该在沿高速公路5-20公里范围内,在5年时间内就能形成一个经济发展带。杭金衢高速公路从2001年开通到现在,远远超过5年,这样一个经济带没有形成。明年年初杭金衢高速公路将正式开始拓宽工程。我们浙中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基本建成,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可以发展成为点轴经济模式。以城市为点,以高速公路为轴线,形成点轴经济开发模式。数字化的海量超市必须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极其方便的物流配送中心。如果我们能在市区进行交易,在高速公路近处的物流中心进行配送,我们就可以发展点轴经济。
城市高原。金华和兰溪,尤其是金西和兰溪的结合不是一个难题,可以作为一个点。义乌和东阳已经形成了相连,这是第二个点,第三个点是永康和武义,把这三个点连起来就是一个三角区,虚拟化的大都市。我把它称之为婺州大都市或者浙中大都市。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是把农村的人口引到城市里来,而且是把我们虚拟大都市里的所有乡村都概括成一个大城市。保持现有的行政体系和政治体系不变。农村除了现有规划之外,向庄园化经营。婺城区除了城区以外还有乡村、山村,我们都划为城市化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新型的商业业态和物流建设,形成一个虚拟化的都市。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到来的时候,金华是否可以抓住这个机遇,把我们的经济聚合力集中到金华和义乌这个中心带上面。
专版 | 创建专版 |
坚定信心 确定高远长效的战略定位 | 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社区环境卫生评比竞赛活动开始 |
依托老城区 发展新城区 | 部门创卫 |
挖掘资源优势 走强工兴区特色发展之路 | 专家进社区 送“礼”送健康 |
制定发展规划 促进转型升级 | 十里牌楼社区:抓住契机 美化环境 |
“三大高原”助推婺城经济发展 | 河盘桥社区顶着烈日忙创卫 |
图片 | 旌孝街社区路面宽敞整洁了 |
凤翔社区和谐共建 创建平安 | |
图片 | |
搬迁公告 | |
图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