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01日 星期三
朗读

来料加工 乐在其中
在山区农村,不少下岗女工、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纷纷做起了来料加工,她们在家门口三五成群地边拉家常、边编织,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可谓一举多得——
“哟,现在已经3点40分了,我得去接孙子放学,你给我登记一下,一共是1200串项链。”日前,记者在沙畈乡丁久村的来料加工点采访时,常看到妇女们忙碌的身影。
丁久村村民廖金莲是婺城区最早的来料加工经营户之一。1999年,她在丁久村开办了第一家来料加工点,10年后,这个小小的家庭加工点发展成为能自己下单、有两个场地、单笔业务达上百万件、年发放来料加工费100多万元的来料加工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她的来料加工点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问题,搅活了一个乡的来料加工经济。
据介绍,来料加工产业劳动强度不大,生产方式灵活,从业妇女既不误农活,又可兼顾家庭。因此,来料加工业的兴起,不但解决了广大妇女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一大批男性在家门口自主创业。
“这批毛绒玩具再过一段时间将被运往俄罗斯,作为今年的圣诞礼物。”汤溪镇陶寺村来料加工带头人陶女士一边向记者展示产品一边说。陶寺村是九峰水库移民村,自搬迁到汤溪镇南门后,该村不少村民做起了来料加工,并陆续创办了被服、玩具、塑料加工等工厂,村民们致富的道路更宽阔了。据统计,今年1—5月份,全区来料加工经纪人有684人,加工人数为45961人,累计发放加工费18960.9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2.14%。(记者 陈 婷)
理论与学习 | 社会纵横 |
深入推进科学发展 提高人大履职能力 | 张经华:用镜头抒写别样人生 |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提高法律保障水平 | 李绍明:一位幸福村残疾人的幸福生活 |
图片 | 青山社区有支和谐计生宣传队 |
积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法院工作 | 专偷电瓶的盗贼栽了 |
图片1 | 图片 |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