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07月22日 星期三

朗读

苏民:情牵电影60载


 

苏民与同事在放映电影的路上

 

    当我们回顾6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时,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电影的发展是与中国社会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从电影的内容、样式,到放映形式、放映环境,都在不断的变革中,而这一切,对于一辈子跟电影放映打交道的苏民来说,体会自然也更加深刻

 

    我今年90岁了,对电影最早的印象就是小学时学校组织看的一些无声电影。解放前,我一直在杭州当老师,偶尔也会去看电影,《出水芙蓉》、《魂断蓝桥》等一些经典影片都是在那时候接触到的。那时最受欢迎的电影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放映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了看到电影,观众把电影院的门都挤破了。能够在美国电影十分风靡时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见《一江春水向东流》受欢迎的程度。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电影的内容,不过当时没想到自己以后会一辈子跟电影结缘。

    一解放我就去宁波21军团当兵了,在军部文工团任职。当时电影稀少,只有大城市才有放映。我在文工团的时候,华东电影团曾经过来慰问,这应该是军部成立电影队的一个推动因素。1950年,军部把我们文工团的几个人抽调出来组成电影队,专门负责给战士们放映电影。电影的魅力和作用在当时马上就显现了出来。舟山还未解放时,我们曾去海岛上给战士们放映电影《上饶集中营》,里面的情节大大鼓舞了战士们,大家的士气是前所未有的高涨。当时21军团有3个师,电影队成立起来后,我们就轮流给各个师底下的战士放映电影,差不多一年只能轮到看一两次,大家对电影自然也是十分热情。

    当时放映的条件很差。放映机是从上海的一家日本电影机器厂买来的,灯泡是钨丝的,灯座是我们自己用铁皮敲的,马达是圈绕马达,还得用部队缴回来的机器自己发电,大约只有2000来瓦。记得1951年去温州给部队放电影,马达一震动,放映机就晃动得厉害,一晚上震坏了9只灯泡,观众因此都很不满意。直到年末,电影队才去南京领了一部由美国制造的16毫米放映机,比以前用的那台好多了。那个时候放映的影片以苏联的为多,国内的则基本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厂的。当时电影对于农村老百姓还是很新鲜的一个玩意,我们给浙江沿海一带部队放映的时候,很多百姓都跑过来看,一块幕布的前后都挤满了人,很是热闹。

    1952年,我们军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初,我们接到命令,带着一台由八一电影机械厂制造的放映机赴朝鲜为战士放映电影。朝鲜放映的环境比中国更糟糕,我们只能在山沟里临时搭棚放映,还随时都有被炸的危险。而且条件也很艰苦,常常是披着雨披睡在房子外面。战争结束后,我们军团还留在了朝鲜帮助做好重建工作,到了1958年才回国,那段时间我也跟随部队一直在朝鲜为战士和朝鲜人民放映电影。

    1963年,我从部队转业到金华,原本组织上指派我在原金华县电影院工作,但因为电影院人员较多,分管这一块的宣传部就让我先到教育这一条线。经过了这么多年,我跟电影放映这份工作已经有了深深的感情,而且还专门经过学习,就跟领导反映留在电影院工作。没过多久,我就被分配到金华地区电影管理站,在一个流动电影队工作,专门给直属单位、学校、部队放映,老金华的每个村几乎都去过。当时下乡放映没有什么运输工具,记得有一次去当时的七一农场放映时,机器还是放在一辆垃圾车上运过去的。因为有一辆自行车,我还负责到后街的金华县电影公司拿当天准备放映的影片。

    那时是电影的一个繁盛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电影都受到老百姓极大地欢迎。《白毛女》、《上饶集中营》、《红色娘子军》等都是当时很受追捧的影片。我们则基本没有休息时间,长时间的放映工作也拖垮了我的身体。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所有的电影都不能上映,只能放那几部样板戏。文革后,各种电影重新得以放映。文化生活的重新注入,让大家对电影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喜欢。也是从那时起,电影开始走向市场。当时放映《红楼梦》,我们电影院的3个放映员24小时不停地放映,还是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东阳、义乌、兰溪等附近的人都赶来金华,就为看场《红楼梦》。当时金华人民电影院、群众电影院、长乐戏院是最有名的电影院,我也先后在这些地方放映过电影,下乡流动放映则渐渐减少。改革开放后,80年代又是电影的一个鼎盛期,战争、武侠、爱情……什么电影都能放,电影更受欢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很多电影院都被拆掉了,电视作为一种新事物取代电影盛行。

    我1983年退休,退休后先被金华剧院请回去帮忙,后来又在工人影剧院帮忙。现在,家里有了电视机,我主要是看看新闻。有时候,人民大会堂会给我发电影票,邀请我去看电影,也去看过几回。现在金华的几个电影院都挺好,效果跟以往我们放映的露天电影不可同日而语。跟电影打了一辈子交道,我真的很热爱电影这个行业。现在是文艺的春天,希望电影业也能越来越好。

              苏民 口述    胡甦窕 邵雅露 整理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