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全面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 蓝跃军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组织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这是当前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联系全区当前组织工作实际,就组织工作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服务繁荣发展谈两点看法。
适应形势需求,组织部门要主动解放思想、提升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繁荣发展,首要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升理念,开放思维,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中科学定位,积极跟进,持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一)科学定位,确立服务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主动服务中心、服务发展,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组织部门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发挥作用,必须把组织工作放到全区科学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找准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增强组织工作的渗透性,使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社会工作相互融合、同频共振。要自觉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着眼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深化对组织工作基本规律的认识,围绕区委"崛起争先、繁荣发展"目标选干部、配班子、引人才、管党员、建组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组织工作和自身建设,真正做到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发展。
(二)积极跟进,强化顺势而为的进取精神。没有创新,组织工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承担不起历史的使命。近几年,我区组织工作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创新中作了许多努力,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不少方面在省市有一定影响,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和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组织工作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与群众要求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为此,组织部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正确审视组织工作与所处环境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深刻认清组织工作所面临矛盾的根本性和周期性,深化对组织工作内在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推进创新,不断改进方式、拓展内容、完善机制,为组织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解放思想,树立民主透明的开放意识。确保组织工作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是组织工作适应党的建设现代化和构建民主透明的组织工作新格局的重要保证。为此,要大胆冲破组织工作的神秘性和封闭性传统,克服组织工作“部门化、业务化”的狭隘思想,在保守组织工作必要机密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加大组织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调动群众的民主参与热情,疏通与社会同频共振的渠道,建立普通党员、群众参与组织工作的有效机制,虚心接受干部群众的评价监督,积极探索构建组织工作民主开放的运行机制,使组织工作经得起群众、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四)尊重民意,坚持群众满意的评价标准。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近两年,区委组织部虽然在全区群众满意度评议活动中连续受到好评,但从2008年底全省“万人评组工”活动调查结果反馈情况和今年5月组织部向基层干部群众征求意见建议情况看,组织工作离干部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不少距离。要提升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就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积极从舆情反馈中找准改进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群众评价作为推进创新的动力、改进工作的导向、树立形象的坐标,从群众的期盼中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在群众的呼声中汲取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动力和信心,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加强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改进组织工作的突破口,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赢得基层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服务繁荣发展,组织工作要加快深化改革、推进创新
组织工作历来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为区委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紧紧把握和围绕区委工作大局,自觉融入、大胆创新、主动服务,认真研究和解决组织工作中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重点工作的创新突破提高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成效。
(一)统筹城乡抓基层。一要创新组织设置。突破地缘和行政区划限制,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依托农业产业化链条、行业协会、农民组织等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二要加强队伍建设。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和推进农村科学发展需要,对村主要干部实行“分批分类”培训,增强村干部引领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协调建立健全落实村主职干部基本报酬各项制度,确保村主职干部基本报酬有序发放到位,帮助村主要干部解决后顾之忧,进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要拓宽村干部选任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探索通过选派、回请和公开招聘等途径选好配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三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监督,进一步推进村干部创业承诺“双述双评”、辞职承诺等制度落实;规范村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党建工作制度;统筹城乡党建资源,积极探索建立城乡、村企等多种形式的结对互帮互助机制,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四要规范党员发展。围绕解决农村党员老化、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着重抓好党建责任落实、党员发展规范和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才库建设。
(二)创优提质强队伍。一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针对机关、乡镇、街道等不同单位性质、岗位职责,合理制定符合各地实际岗位特色的工作考核评价方法,使考核项目和指标更加注重平时积累、工作业绩和群众评价。二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的导向作用,坚持以德为先,凭政绩使用干部,重视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以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表现突出的干部。三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选拔任用干部多渠道实名推荐办法,规范干部初始提名程序,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任用。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和考察结果反馈制,改进干部考察对象公示制。贯通城乡基层干部培养链,探索从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继续推进全员聘任和机关中层干部双向选择制,完善区管干部任期交流、一般干部定期交流制度。四要加强干部关爱激励。重点是建立干部导诉平台,建立完善干部谈心谈话、走访和救助等三项制度。
(三)内培外引聚人才。一要健全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切实改变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逐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二要完善政策,营造聚才环境。加强和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建设,通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园区、资金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等,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三要加强引导,抓好人才培养。以推进实施“校企合作”、“名师名校长”、“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以及举办“婺城发展论坛”等为载体,盘活用好区内人才资源。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才队伍后备力量建设。
(四)公道正派树形象。一要坚持从严治部。落实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的要求,切实树好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形象,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的社会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二要打造过硬队伍。严格把好组工干部入口关,疏通出口,确保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落实“服务基层日”制度,强化组工干部主动为工作对象、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强化实践锻炼,健全和落实蹲点调研、破解难题等制度,使组工干部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健全部内监督管理激励机制,促进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廉洁守纪、争先创优。三要积极改进工作。努力在服务发展、改进作风、增强能力、健全机制、完善管理上下功夫,切实提高组工干部的执行力、创新力和服务力,使组织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作者系婺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crack
理论 | 县市连线·资讯 |
全面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 首都国庆庆典活动首场专项演练今晨结束 |
用“五心”工作法 破解征迁难题 | 发改委:肉蛋价上涨是正常季节性波动 |
要着重提高执行力 | 九月上旬旅游线路大跌价 |
镶牙后身体不适患舌癌索赔二十万 | |
嘉善建立“双休日课堂”送学下乡 | |
群众来信政府埋单9月1日杭州开通信访“绿色通道” | |
醉驾司机,你能躲几时 | |
图片 | |
桐乡“智能保姆”进入生态养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