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校门口的摊店何时能“收摊”
□ 莫无名
日前,一位年轻母亲向笔者诉苦说,现在学校门前的小摊贩、小店就是冲着孩子来的,这跟“到孩子头上骗钱”没什么差别。她说,她的孩子很会花钱,有时竟然会到她的口袋里“拿”钱,如此下去怎么办?这位家长的忧虑确实叫人担心。
每当放学的时候,一群群的小学生围着校门口的烧烤摊、油炸食品摊、小玩意摊、摸奖摊……或买吃,或买小玩具,或“摸”一把运气……这些小摊,或临时的,或固定的,看那食品,黑乎乎、脏兮兮的,估计经营者不会有营业、健康等证件。
每次看到这种场景,令人产生些许忧虑:一是小贩兜售的食品,口味可能不错,但卫生质量难以保证,小学生经常吃这类食品,谁能保证不出问题,不得不为他们的健康担忧。二是以“摸奖”等的方式向小学生兜售各种小玩意,大有成年人伸手赤裸裸向小孩子口袋捞钱的滋味。
然而,此类小摊贩、小店的生意天天在做,却没见(听)到有什么部门干预过。上学、放学的时候,笔者特意在几所学校门口留意过许多次,看到类似小摊小贩小店的生意特好。早上,许多上学的小孩子到了校门口,第一件事就是走近摊位买东西。
生意场上都说有两种钱好赚,一种是女人的钱,一种是孩子的钱。女人爱打扮,凡是新潮、时尚的服饰、养颜用品,都是她们的最爱。但她们是具有独立能力的成年人。而孩子不同,他们对零食、玩具有着特别的兴趣,他们的消费是非理性的,一旦看到好吃、好玩的东西,只要身上有钱就会无节制地购买,极少去考虑质量、卫生、安全等状况如何。为了避免孩子盲目消费,有些家长就采取少给钱,甚至不给钱。孩子的思想毕竟不成熟,看到别人消费,没钱自然把手伸进父母的口袋、家中的抽屉,甚至伸进同学的书包。
俗话说:“宁可门前扎篱笆,不可店摊开邻家。”对于校门口的摊贩小店,学校是持否定态度的。有些老师与笔者谈到此事,也纷纷指责这类摊贩小店,可他们也很无奈,毕竟是校园之外的事情,学校和老师无权干涉。
有权干涉的,是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许,有关部门过去是管过了,做过了,但管得不彻底,做得不到家,结果,留下了这一个个“死角”。
整治小行业,历来是重点也是难点。任何时候,我们的有关部门都不能松懈。学校门口摊贩小店的整治,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多花点力气。
特刊 | 特刊 |
文化古镇 活力雅畈 | 热烈祝贺 |
热烈祝贺 | 城东街道:强化管理 优化服务 促进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