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双季稻亩产一千两百公斤
二十多位专家现场验收水稻产量
本报讯(记者 陈婷)近日,省科技厅组织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夏英武教授、中国水稻研究所章秀福教授、浙江农科院李春寿研究员等二十多位专家到汤溪镇前宅村的双季稻高产示范方早、晚稻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双季稻1200公斤/亩及超高产农作制度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浙江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行业科技项目。该项目在我区有两个示范基地,汤溪镇前宅村种粮大户丰素良的双季稻高产示范方是其中之一。该示范区面积130亩,早稻品种为中嘉早17,早稻栽培方式为撒直播。验收方法采用选取3丘代表性田块用半喂式收割机全田实割实秤。第一块田,面积1.18亩,实收鲜谷重851.3公斤,去除杂质,按水分含量13.5%,计亩产达639.2公斤,是今年婺城区早稻单产最高的田块,也是婺城区早稻单产历史最高记录。第二块田,面积1.09亩,实收鲜谷重709.7公斤,去除杂质,按水分含量13.5%,计亩产达577.4公斤。第三块田,面积1.10亩,实收鲜谷重707.3公斤,去除杂质,按水分含量13.5%,计亩产达574.0公斤。130亩示范方平均亩产为596.9公斤。
晚稻品种为天优华占,栽培模式为移栽稻。实测田块产量为:丰素良户,面积1.09亩,实收鲜谷重895.8公斤,去除杂质,按水分含量14.5%,计亩产633.4公斤;丰根清户,面积0.94亩,实收鲜谷重692.0公斤,去除杂质,按水分含量14.5%,计亩产580.3公斤;王海福户,面积1.19亩,实收鲜谷重825.0公斤,去除杂质,按水分含量14.5%,计亩产550.3公斤。丰素良户早、晚稻两季合计1272.6公斤/亩,130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1184.9公斤,基本完成了双季稻1200公斤/亩及超高产农作制度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三农新视野 | 金西新闻 |
婺城区旅游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 农妇巧手比高低 |
婺城山地蔬菜产业提升项目初见成效 | 金西动态 |
婺城农产品喜获多项荣誉 | |
山村小毛芋 运往大都市 | |
适时抓好冬种作物病虫草害防治 | |
双季稻亩产一千两百公斤 | |
双龙开展消防演练 | |
箬阳农民接种香菇忙 | |
牢牢筑起森林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