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朗读

从江行


 

    从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边缘。南面与广西柳州地区接壤,历史上素有“黔南门户,桂北要津”之称。以苗、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为主,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4%,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份之一。

    在金华支教支援者和金华电视台的奔走呼吁下,金华市婺城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向从江伸出了援助之手,贵州省从江县31名农村小学校长于2007年11月来到婺城区考察学习,这对深处九万大山腹地的从江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时隔两年,婺城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区名特教师协会牵头组织,唐振华局长亲自领队,20名省特级教师、省市名师名校长赴贵州展开为期一周的教育考察之旅。

    (一)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何松强、卢莉两位副局长的带领下,我们四位校长书记(俞千里、童桂恒、郎建胜、施益新)提前抵达从江,对2007年从江校长来访做一次回访,从江之行拉开了序幕……

    当我们抵达黎平时,从江教育局罗副局长和一位女校长从200里外赶到黎平接机。老朋友再次相逢,大家一边握手,一边拥抱,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草草的填饱肚皮,我们坐上两辆小车,径直向从江方向驶去,心想一个多小时铁定能到从江,没想到足足用了3个小时。因为路面差,凹凸不平,加上车速又快,我们随着汽车此起彼伏,这一路的颠簸真不是滋味。一位校长开玩笑说,要是孕妇肯定要早产了。还好一路的风光,一路的攀谈,大家都忘了时间。一路上我们都纳闷,这么多年过去了,路还是这么差?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罗局介绍,现在的路还真的不行。不过已经在修建高速铁路呢,几年后,她必将成为一条“天路”,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造福一方百姓,到时候再来就会有天壤之别的感觉了。 汽车拐了几个弯,我们真的看到了一座座高大的桥墩,看到正在忙碌的建筑工人,大家似乎都看到了贵州发展的曙光。

    (二)

    到达从江时,已经是晚上六点了。第二天上午,按照当地教育局的安排,由我们的两位特级教师举行两场教育教学专题讲座,这也是此次教育回访的核心内容。中学放在从江民族二中,由浙江省特级教师、婺城区教文体局卢莉副局长主讲,主题是《塑造一名魅力教师——教师素养漫谈》,从魅力教师的“三维”素养、魅力教师的四大支柱、魅力教师必须“五读俱全”、教师必备的七大魅力、魅力外语教师必备的“八大气”等各个方面对教师的素养做了全面的诠释。小学放在城关一小,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洪湖路小学校长郎建胜主讲,主题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何松强副局长向全体小学骨干教师介绍了我区的基本情况和多年来如何培养名师、名校长的经验和做法。何局认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名师名校长的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更离不开名师名校长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的支撑,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两手都要硬,这是发展学校的关键所在。我们想方设法,切实抓好,培养了一大批特级教师、省市名师名校长,真正促进了教育内涵的发展。

    餐聚时,罗局告诉我们:老师们非常期待这次活动,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听到过特级教师的讲座,尤其是上门服务来传经送宝。他们就像去看大腕明星演唱会一样激动。我们分配了指标,不是教学骨干还轮不到,很多老师为了能赶上时间按时参加活动,一晚上都很兴奋,没睡好觉呢,早上六点就动身来县城了。老师们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认认真真地记下特级教师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准备把学到的新理念带到自己的课堂,把听到的新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次金华教育的专家给他们带来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春风,带来了新课程新理念,开阔了大家的眼界,相信婺城教育的先进理念一定会在从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

    从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下午我们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游览了少数民族村寨:苗族(芭沙)和侗族(小黄)。

    走进岜沙,我们看到整个山寨建在山上,依坡就势搭起富有苗族特色的木制杆栏式吊脚楼,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日月回转,江河倒流,岜沙男子头上的发髻浓缩着上千年的缩影,久远的长河,世态变迁,苍海桑田,沉淀于一端,他们腰间别着跨刀,肩头挎着猎枪。他们古老得如此真实,反使我们感到另类。他们声称自己是最古老的民族,这里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问这问那,陪同的当地校长告诉我们,这里的枪手丧葬习俗非常奇特。一个枪手出生时,他的父亲为他栽一棵象征他生命的“生命树”。枪手的这一生里,要时时呵护他的“生命树”,使其茁壮成长。当枪手长辞,就要从根部锯下象征他生命的“生命树”,然后,把“生命树”的主干一剖两半,掏空树干,把枪手的遗体放入树干中,两半树干合严实,两半树槽用树的枝干削成楔子楔紧。当夜幕降临时,巫师在前开道作法,到了锯伐枪手的“生命树”的地方,把棺木落下到墓穴里,埋置与地平。墓地没有坟冢,如同树林里的其他平地一般。枪手生于自然,又回归与自然,一个生命走完了他的轨迹。

    我们一边聆听她的讲解,一边发表自己的观点,觉得这样的丧葬习俗很好,很环保,也符合国家绿化造林的要求,难怪当地的寨民对树情有独钟,绝对不会随意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有侗寨必有鼓楼。侗族寨寨都有鼓楼叠立、花桥横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构成侗寨的特有风光,但又以鼓楼和风雨桥最为引人注目,它的整个建筑以不用一钉一铆而闻名于世。历史上鼓楼是侗族人民作为族姓群体的外形标志和集会议事及娱乐活动的场所,一寨一姓一鼓楼。

    小黄是侗族地区远近闻名的“侗歌窝”,都说这里的人“会讲话就会唱歌,会喝水就会喝酒,会走路就会跳舞”。“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罗局说,这里的孩子不太爱读书,觉得只要会唱歌就可以有钱。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侗族大歌是侗族地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

    我们来到村寨口就被一群穿戴银饰的青年男女用桌椅拦住了,她们弹着很简朴的琴,唱着寨歌来迎接我们,我们听不懂唱的是什么意思,但觉得蛮好听,最后要我们每人喝一小盅小竹捅装的白米酒才放行,一路的敲打谈唱,把我们送到村寨的鼓楼里。我们围坐在一起,欣赏他们唱大歌和表演。他们那独特的原生态歌唱表演深深吸引了我们。据说那时,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他们常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

    从江人祖祖辈辈坚守着这块深厚的土地,依恋着这块多情的土地。他们留住了青山,作为他们美丽的盛装,他们留住了溪流,作为他们生命的乳汁。他们执着和痴情守护着这一切,大自然也给予了他们丰富的回报。他们生活、他们繁衍生息,正是向我们诠释了人与生态的美丽图景。

相信在金华教育的引领和扶持下,从江的教育肯定会更美好。从江行,不虚此行!

                               (金华市北苑小学  施益新)

 

crack
要闻经济新观察
准确定位 适当开发2008年度闲置厂房租金补助工作开始
寺平古村喜迎农家休闲旅游三周年油价昨起上调
省巡查组充分肯定婺城区学习实践活动“采云间”茶业赴广交会“淘金”
婺城区丰子恺研究会成立浙中信息产业园: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
孙家里最后一幢拆迁房被依法强制拆除婺城经济回暖凸显招工难
加强基础工作 确保消防安全工业回暖迹象明显 保增长任务仍然艰巨
婺城各受灾乡镇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婺城区大力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
加强宣传 注重产业招商
香港黄大仙元清阁成员来双龙交流发展经验
婺城区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婺城区开展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
城乡学校互教互学共同促进
社会纵横八面来风
“婺州飞鱼”立志飞向世界舞台77.3%公众建议国家设立“钱学森奖”
两万现金遗落柜台 邮局职工急找失主官方否认甲流口罩的功效
师大学子捐冬衣 服刑人员不再冷图片
恼人马蜂驻高楼 军民合力摘蜂窝“80后”才女当选芜湖市作协副主席引起不小轰动
开展文娱活动 丰富干警生活关于开展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汤溪镇一戏台发生倒塌荆州“天价打捞”公司退还3.6万元打捞费
对上门推销多留个心眼虎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月底审
十字路口积“水塘”过路车辆溅“大浪”“小沈阳”受热捧
消防演习保平安98台出租迎新娘
白龙桥“十小”行业有了身份证
从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