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朗读

金华十八中:创新中充满活力


    精美的散文,悠扬的诗歌,绚丽的图画,还有学生有序的主持……这是金华第十八中学“课堂教学展示周”上的一幕。10月29日,一走进十八中初一(二)班的课堂,记者就被这里丰富的内容和活跃的气氛深深吸引了。

    “课堂教学展示周”是十八中的创新做法,有效培养了学生求学、创作的热情,对每个教师的成长及团队精神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近几年,十八中开展了很多类似的创新做法,俨然已成为我市初级中学“新贵”学校。

 

    一次人心凝聚的改革

 

    “凝聚力的提升是近几年学校最大的变化。”1987年就在学校任教的老师黄国平说。

    十八中原先是创办于1934年的上海铁路局金华铁路中学,当年因背靠铁路这棵“大树”,办学经费充裕,职工待遇丰厚,在金华地区享有盛名。但是,1999年,随着学校与铁路系统脱钩,办学步入了艰难境地:经费短缺,生源萎缩,教职工也没有了战斗力。2006年,新一届班子成员在校长杜升朝的带领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聚人心,提精气”就是学校进行的第一项改革。杜升朝要求中层人员“课务挑重担,教学当骨干,管理做行家”,与年级组教师一起办公,下课堂听课,倾听教师呼声,为教工排忧解难。与此同时,学校还想方设法提高教职工待遇,兑现政策性奖励及各种补贴,组织教职员工体检和旅游;努力做到校务、财务双公开,重大事务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做到民主决策,公正处事;关注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经常开展文体活动,促进教职工间加强交流等。

    通过这一系列改革,大家都感觉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民主和温暖,都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中。

    徐晓是2006年考进十八中工作的,她说由于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并不好,她起初还担心在学校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校工作了一段时间才知道这是一所管理有序的学校。”徐晓说,更重要的是校长很民主,他总是能够倾听老师的意见。当意见不合时,也能与老师进行平等交流,而非指责。所以,她当初的忧虑就全部打消了,如今工作做得很开心。

    “只有让全体教职员工在政治上、生活上都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才能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工作。”校长杜升朝说。

 

    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

 

    除了经费短缺、生源萎缩之外,杜升朝还发现学校存在着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即原先作为企业学校的十八中与地方学校联系匮乏,封闭式管理带来了办学理念上的差异。“这是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突破这个瓶颈。”杜升朝说。为此,学校积极承办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加强与地方的联系。自2006年以来,学校举办了婺城区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新生代”教学大比武,浙江省初中教师领雁工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多场大型活动。这不仅让学校教师能及时了解教改信息、教学动态,还给教师们提供了学习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教师们得到了有效锻炼。为了扩大影响,增进友谊,学校还与浙师大研究生院挂钩,引进三位美籍教育专家来校交流指导。

    “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投入小、见效快、作用大的好路子。”杜升朝说,一系列大型活动的举办对教师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十八中学主动与浙江省名校——金华四中接轨,引进金华四中的管理经验,做到教工考核、教学资源、教学进度“三同步”。请四中教师来校上示范课,搞专题讲座;外派骨干教师到四中拜师结对,听课学习。同时,还聘金华市、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为学校教学顾问,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如今的十八中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2003年入校执教的英语老师郑旭芬说,时常开展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们的教研热情也很高涨,“今年学校11个小课题被婺城区教委立项。”

 

   一片相互追赶的氛围

 

    “用科研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是十八中的一大亮点。”婺城区教文体局局长唐振华说。近年来,十八中提出“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求发展”的理念,努力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体验。自2006年以来,《初中学校网络教研五种模式的实践研究》等多项课题获得省、市教育科研奖。

    从兰溪调来的数学老师倪美娜说十八中是一所“追赶中的学校。”每天早上七点不到,老师们就陆陆续续来到学校,研究课题,辅导学生,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学生们则争相发表文学、艺术、音乐等作品,还把优秀成果汇编成册,收藏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认可,学生们都很开心。”倪美娜说,“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学校还开展了“红三月”活动,同学之间、班级之间,比学习、比纪律、比卫生、比文明、比安全,形成了一片相互追赶的氛围。

    创新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几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文明单位、市治安先进单位、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绿色学校、市收费规范学校等。学生家长们更是称十八中学为“放心学校”。

    受体制改革的影响,十八中曾经落后,曾经萧条,但是如今的十八中,显然已突破改制带来的束缚,破茧而出,走向辉煌的明天。

    (见习记者 周玉南)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