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朗读

养生金华山


英 昌

 

    近水楼台先得月,住在市区的我,早已熟游了离城不远的金华山。不同的是,这次游金华山为的是“养生”。就冲着“养生游”这个名目,动身前,我特意把心身清空,给种种可能出现的玄妙体验留下足够的空间。

    双龙洞已游过多次,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几位文友说说笑笑地躺进小船,互相提醒,小心啤酒肚。到了洞里,大家说话的声音都不知不觉低了下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传说中的神仙,不是住在洞府里,就是住在天上,大概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灵气都特别浓郁。我坐飞机到过天上,白云如厚厚的积雪,堆垒成沧海桑田,让人不由得相信琼楼玉宇的存在。在飞机上无法开窗,也就无法感受那里的空气如何。相比之下,对洞府里浓郁的灵气感受起来容易得多。导游忙着讲解,这里是仙桃,那里是寿星。我则如同孙猴子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房,贪婪地呼吸洞中沁凉、清澈的空气。等走到冰壶洞,五脏六腑都被这灵气熨了个遍,竟然有了水晶般剔透的感觉。同行的文朋诗友中有几位第一次游双龙,当他们仰望瀑布从洞顶的岩层纵身一跃,落到岩石上碎成弥漫的水雾时,都愣住了,倚着栏杆不肯往上爬。当年我第一次游双龙时,也曾在这里发过愣。大自然的奇观如同禅宗那些可爱又可恨的老和尚,不肯明说,只是一棍子敲过来,然后问你悟了没有。

    晚上入住山中的总工会疗养院。疗养院地处金华山腹地,被苍莽的林海环抱。一夜风平浪静,因为太静,竟然睡得不踏实。也许因为常年住在市区,习惯了在汽车的轰鸣声中入睡。唉,真是辜负了这一夜的清静啊。半梦半醒间听到“哗哗”的声响,以为下雨了,披上衣裳,拉开窗帘,见白茫茫的雾气在山间翻滚,像是刚刚被神灵赋予了生命,行动迟缓,显出婴孩的憨态。

    早餐过后,乘大巴前往黄大仙祖宫。途经鹿湖,那一潭碧波完全被雾气笼罩,仿佛面纱遮着的脸,隐约可以感觉到她闪烁的秋波。祖宫一片静谧,只有烛火依着时间的节拍,无声地舞蹈着。8点半,道长们准时敲响了法器,焚香,礼拜,为朝圣的人们做一场祈福法事。道长们含混的诵经声如同一片疏朗的芦苇自我们身畔向漫山遍野延伸。我的思绪也跟随着它们,踏过石阶,拨开草丛,聆听被关在洞里的昆虫的叫声。那些细微的声响,如同一些丝线,连接着更远更深邃的地方。习惯喧嚣的人一遇到寂静,便容易心神失守。所以道长要敲响铜锣,把散落的念头拢起来,依旧放回心间。猛然惊醒,一身冷汗:如果连自己都丢了,那还养什么生?

    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坐在蒲团上休息,喝养生茶,听道长讲养生,学道长打坐。打坐有很多讲究,像我们这样骨头早已僵硬的人,已经难以达到“五心朝天”的标准,只能草草地把脚盘起来。学会打坐后,我们拎着蒲团来到朝真洞。朝真洞海拔800多米,是金华山地势最高的一个溶洞,相传黄大仙及道教的多位仙人在这里修炼过。用道长的话来说,这里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玄妙。进洞口往左转,有一处通道,正容得下两排人打坐。等大家坐好,道长就把手中的电筒熄了,四周一片幽暗。道长用轻柔的声音引导我们打坐,呼吸,感受四周弥漫的灵气。人放松下来,平时觉不到的酸痛胀诸多的感觉都浮出了水面。我暗自心惊,原来日常的生活已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了如此多的划痕。意识慢慢变得模糊,人如同悬浮在虚空中的云朵。等道长重新亮起电筒,我们还意犹未尽。

    中午吃养生餐,如果说打坐是养心,那吃养生餐就是养生了。果蔬素食经过厨师的妙手,变得五彩缤纷,让人食欲大增。有幸与施道长同桌,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向他讨教道教的养生秘旨。施道长说,道家追求长生,最注重养生,道家养生的途径是“夺天地之造化”,说白了,就是用大自然好的东西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长生的目的。不知是道家的哪位先贤说出“夺天地之造化”这样险峻的句子,看来,道家也不是一味清静无为,或者说清静无为不过是一种途径,关键还在“夺”字上。一顿养生餐吃下来,觉得金华山的道长们在饮食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其实不仅是养生餐,包括游山、祈福、打坐等等,无不体现“夺天地之造化”的意思。金华山也算是天地造化中的灵秀之地,有双龙胜景、大仙福地,既然已踏上了养生路,那就明目张胆舍我其谁地“夺”吧!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