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罗电公路边坡治理用上新技术
首次应用TBS坡面防护技术
本报讯(通讯员 郑峰)昨日,笔者从婺城区公路部门获悉,罗电公路边坡治理工程被列入2009年度公路边坡治理计划,已于日前完成施工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治理工程将于近日开工。
罗电公路是市区通往双龙的重要通道,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为砂石路面,2006年完成路面硬化,全长22.97公里,路面宽5—7米,属山区四级公路,傍山而建,公路两侧分别为高边坡和高落差,地质条件复杂,加上多年来的雨雪、冰冻和水流侵袭,导致部分边坡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安全隐患凸显。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确保公路通行安全,婺城区公路部门适时启动了罗电公路边坡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了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施工企业将于近日进场。此次罗电公路边坡治理主要工程为:完善6k+900m__6k+920m路段急流漕,护砌12k+000m__18k+000m路段下边坡挡墙和18k+320m__18k+400m路段上边坡挡墙,并采用国内较先进的TBS技术(植被护坡绿化技术)对部分边坡进行坡面防护,预计投资94.7823万元,全部工程有望在12月31日前完成。
据介绍,婺城区公路部门为保持双龙景区生态环境,将首次应用国内较先进的TBS技术(植被护坡绿化技术)治理罗电公路部分边坡,即:使用经改进后的混凝土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厚层基材混合物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给边坡创面建立起稳定的类似于自然土壤且能够存储水分和养分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基层,使不具备植物生长条件的边坡得以绿化。它的特点是:构造简单、围坡迅速、基材抗侵蚀性强、具有合理的团粒结构、养分配方独特、施工容易、造价合理、粗放管理、不需维护,与传统的浆砌片石护坡技术相比,可节省投资20%—30%。使用此项新技术,可以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控制土粒流失,同时,可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降低噪音和光污染,从而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景区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节约人财物资源、保证行车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