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婺城区积极改善17个跨库村基础设施
已投入建设资金438万元,今年预计再投292万元
本报讯(记者 月映红 通讯员 童文焰)日前,记者在安地镇里吴村看到,村民院落整洁,村道平坦干净,基本没有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现象。村民邵福仙高兴地说:“以前儿子开车来看我,要把车子停到70米以外,现在村庄整治了、道路硬化了,家门口就可以停车了。”
村支书陈汝芝告诉记者,以前里吴村通村路不好,村民种植的桂花难卖,现在道路硬化了,10吨以上的货车都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装运桂花,“致富路”有了,村民安居乐业,去年里吴村被评为区级文明村。这些要得益于跨库村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补助,为村里投入了20多万元资金,硬化近12万平方米的道路。
据了解,我区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跨库村17个,这些村大多位于山区、半山区,资源有限,交通不便,经济薄弱。水库移民的民生问题,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关注的重点。针对水库移民存在的实际困难,区民政局移民办坚持从抓移民扶持项目效益着手,把有限资金用在解决移民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实现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莘畈乡大立元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自来水改造工程也是在该项目资金补助下予以解决的,今年区移民办还将扶持村老年活动室项目。
“移民扶持资金的使用就是要运用稳定的资金优势,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农业效益,增加移民群众收入。而要想真正管理和使用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做到既让群众满意,又使资金充分发挥效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移民办负责人叶江说,“我们必须认真做到事前介入、事中监管、事后控制,全方位地跟踪项目执行管理和项目监督,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对移民群众来信来访以及举报的问题,认真对待,及时查处。对情况属实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查处整改,确保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据统计,自2006年实施跨库村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来,跨库村移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逐步改善,长期困扰移民群众的“五难”问题得到缓解。我区目前已累计实施并验收的移民扶持资金项目有54个,已投入项目建设资金438万元,妥善解决了10个村4431人的饮水改善问题、16个村6829人的“行路难”问题、3个村1643人的电网提升等问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今年预计还将投入292万元用于跨库村的新农村建设。
文化 | 专版 |
金融危机引发行业人员健康调查 | 竞赛须知 |
陈村说网络谈文学 叶兆言游双龙忆祖父 | 婺城区党风廉政知识竞赛1 |
图片1 | 婺城区党风廉政知识竞赛 |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