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08月17日 ;星期一

朗读

国歌里的风云变幻


    建国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回眸伟大祖国走过的六十年不平凡历程,我们一定感慨万分。本版开辟《我与祖国同欢唱》专栏,以每个时代的经典歌曲为经线,以个人经历为纬线,介绍建国六十年来令自己难忘的歌曲,讲述与歌曲有关的故事,以此抒发我们的爱国情怀,充分反映祖国的发展历程。·编者· 

 

□记者 鲁  蓉 文/摄 本文线索提供 城东街道人民东路社区 查晓东

 

 

朱延义老人一边弹琴一边唱国歌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声音形象,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在奥运赛场,在地震灾区,唱起国歌,民族的自豪感和不屈的奋斗精神油然而生。城东街道人民东路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他就会情不自禁和着曲调吟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8月7日,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他说虽然时间过去60多年了,但每次听到国歌,就会想起以前的老师与同学,想起那段难忘的中学生活。

 

    解放前,我就学了这首歌

 

    朱延义今年76岁,记者说明了来意。老人高兴地说:“我在解放前就学了《义勇军进行曲》。”他进而解释,《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这部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1949年全国解放之时,朱延义刚好在江苏扬州中学就读。“扬州大概在1949年的四、五月就解放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靠近新四军活动的辖区,所以附近的地下党比较活跃,革命基础非常好。因此在学校里,我们经常接触一些革命歌曲。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当时有两方面因素让扬州中学的音乐氛围非常浓厚。一方面是革命知识分子到扬州宣传,其中大部分是从解放区过来的。朱延义说:“其中黎英海、史地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前者后来成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他们的音乐素养都非常深厚。”因此学校当时有两个音乐社团分别是“哆唻咪”与“土风”,朱延义在高中部同学的带领下也参加了土风音乐社团。另一方面当时的苏北广播电台就设在该校内。朱延义说:“当时的五层楼还比较少,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学校有一幢五层楼,三楼以上就属于电台的。电台里有一个教唱新歌的栏目,大部分教授革命歌曲,同学们都很喜欢。”有一次,老师还让朱延义到电台伴奏,“当时真的很紧张啊,很兴奋,又怕弹错。我记得是给《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山那边是个好地方》等革命歌曲伴奏。”

    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了一大批热爱音乐的学生,当时学生之间歌咏活动非常频繁。往往是电影里唱什么歌,大家就把歌谱歌词记下来,然后带回学校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学校传播开来。“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内心就非常激动,涌动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只听了一遍就学会了。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这首歌,一时间成了学校的流行歌曲。每次大会,我们都要唱这首歌。”

 

    近三十年的代国歌

 

    记者在网上搜索,据相关资料显示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因其奋进的词文和雄壮的曲调,迅速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并远播海外,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抗日战争期间,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在纽约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非常喜爱,不仅用英语四处演唱,还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普希金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用汉语演唱,并用汉语灌制了唱片,取名《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时,美国国务院曾提出: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日演奏的各战胜国音乐时,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国的音乐。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广播电台,尤其是民间广播电台,都将《义勇军进行曲》视为中国国歌,甚至不知道由孙中山作词的中国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已被国民政府定为中华民国国歌。

    朱延义说:“《义勇军进行曲》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广为流传,是因为它所表达的面对危难的抗争不息的独立自强精神,能够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也有段曲折。”

    1949年6月,第一届全国政协筹备会正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一些事项,感到需要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已迫在眉睫,于是任务落到了由马叙伦任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任副组长的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并设立“国歌初选委员会”,委员会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郭沫若和徐悲鸿等人组成,另聘马思聪、吕骥、贺绿汀、姚锦新四名音乐家担任顾问,7月15日~26日,《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纸上,连续刊登了“国旗、国徽、国歌征集启事”,反响十分强烈。截至8月20日,仅国歌一项应征稿就收到632件,但都不够理想。

    朱延义说:“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是画家徐悲鸿。可开始只是代国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想不到做了近30年的代国歌。”

    “文化大革命时期,田汉被诬陷,因此也禁止演唱由他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成为实际的国歌,但在外交场合仍演奏《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不唱歌词。197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集体填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词为‘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 不过这首新国歌的歌词,其歌词无论从语言角度,还是意境角度都与原词存在极大差距,仅仅是出于政治需要的应急之作。

 

 

    写入宪法,名正言顺成了国歌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歌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就这样,已经传唱近七十年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地位,被宪法正式确认。

    朱延义说:“《义勇军进行曲》采用C大调,这是最基础、最自然的音调。所以这首歌曲调很通俗,没有什么难度,很容易学会。如果说有难度,那就是加叠的叠音很多,在当时演奏设备条件下配音,往往会显得音量不厚。所以给国歌伴奏有些难。现在条件好了,有钢琴,我家就有两架。”说完,朱延义就坐在钢琴前一边唱一边娴熟地弹奏起国歌。事后,老人告诉记者,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从小喜欢音乐。退休后参加了老年大学合唱团、老干部艺术团,经常要参加演出。

    朱延义说:“《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代表全体中国人民意志和信念的歌曲,去年奥运会期间,是我唱国歌最多的时候。每当电视里响起那雄壮的前奏,我就站立跟着大声唱。”是的,《义勇军进行曲》已超越时空,仿佛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国歌与国家同命运。它的历史无疑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抗争、崛起的历史。它的曲调将永远回荡在天地之间。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