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08月17日 ;星期一

朗读

东晶 世界电子皇冠上的明珠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右)在东晶公司视察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左)在视察东晶时与公司董事长李庆跃亲切交谈

 

 

金华市市长陈昆忠和董事长李庆跃在深圳交易所共同敲响开市宝钟

 

 

工人在操作现代化设备。

 

 

现代化的洁净车间

 

 

    10年前,它只是一家由职工们筹资50万元起步的小厂,只能生产普通电容器和电池。10年后,经过不断科技创新,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打进国际市场,进入世界电子先进行列,为国际上最先进的电子公司生产供应高端电子元器件,成为镶嵌在世界电子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1  十年磨砺

     “东晶电子”大放异彩    



    上世纪末年,企业改制的浪潮席卷八婺大地,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经济实体大洗牌,把那些由政府抱在怀里的企业和人们完全推向了市场。原来安之若素的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经历了一次命运的重新选择和心灵的洗涤。在这场历史性的大变革中,“东晶电子”诞生了。

    1999年4月23日,金华市东晶电子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东晶”是在整体收购两家破产企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这其中,一家是国有企业的金华市电池厂,一家是合资企业的华通电子有限公司。与完全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相比,东晶的“基础”有利有弊。有一定的厂房设备和技术人才,是东晶有利的一面。弊的一面是,大批职工和退休人员需要安置,大量的债务和积压产品需要处置,原有的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需要改变。有位伟人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是,新生的东晶,偏偏不是一张白纸。

    东晶注册资金50万元,由176名原企业职工出资,也就是说,原企业职工成了新企业的股东。对新企业满怀期待的股东们,一致推选李庆跃为东晶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希望他能领着大家走出一番新天地。

    李庆跃果然不负众望,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他沉着应对,从理顺企业内外环境着手,大刀阔斧地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给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他雷厉风行地抓生产经营和产品质量,走出原企业亏损严重、产品滞销的阴影。企业走出困境后,李庆跃将眼光瞄准国际市场,大胆引进国际先进设备,生产能力由每月150万只谐振器提高到500万只。引进德国产晶片自动测试仪,产品合格率从70%提高到98%。东晶产品顺利通过了国际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11月,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从此,东晶打通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

    企业在短短的时间里便迅速打开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这一些对李庆跃来说,还仅仅是牛刀小试,他有着更远大的目标。李庆跃身上具备优秀企业家的优良品质,他具有超人的胆略,独到的战略眼光,清晰的经营思路,而且富有人情味。他在企业“连生存都感到困难”时,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企业两大发展目标:一是在产品技术上,瞄准信息产业这一高科技领域,以世界高端产品为目标,跻身国际电子先进行列;二是在发展模式上,以上市为目标,接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超常规发展。

    东晶成立不到一年,50万元注册资金已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2000年2月,股东会议决定注册资金由50万元增加至500万元。为了使公司更加规范,明晰产权,使之符合上市公司的条件,2001年7月,东晶实行股权整合。股权转让的条件,对出让者来说非常优惠,转让者可以得到股金70%的分红,且可获得股金1.5倍的资金。这样的转让条件,加上股金升值因素,相当于当初投入东晶1元钱,此时,可以拿到18元。有着如此丰厚的回报,多数股东都喜欢转让。这次股权转让完全放开,在股东之间自愿进行。当还有一部分股权有人转让但无人购买时,由李庆跃如数购买。股权整合后,拥有东晶股权的仅剩12人。2004年6月,东晶股东会议一致通过了依法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决议。同时确定拟变更后公司注册资本为4600万元。

    2000年,东晶支付了470万元土地出让金,在金华市工业园区受让了60.3亩土地。2002年5月,东晶搬入花园式的新厂区。新厂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标准厂房适合安装先进生产设备万级净化的车间,符合高端精密产业的密封生产。新厂房的建成,为东晶的腾飞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东晶成立不久,产品就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但是一些国际知名大公司如日本的松下、索尼、佳能,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非常严苛,产品质量不是特别过硬,就无法通过他们严格的认证,而且生产的条件、工艺技术及管理水平不合他们理想,也会成为双方合作的障碍。2002年9月,日本松下公司产品开发技术部门的有关专家专程赶到东晶通知,东晶的“ECEC”品牌已得到“松下”的全面认可,“松下”6家分公司生产的通信产品,将全部配套使用东晶生产的晶体谐振器。经过几年合作,在2006年东晶获得了松下电子的优秀供应商的荣誉。如今,东晶已与日本松下、佳能、索尼,韩国LG、美国AKM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2  科技创新

      抢占世界科技前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东晶的迅速发展,能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得益于不断地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东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10年来,东晶以“抢占科技前沿、攀登科技高端”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开展了一系列科技项目研发和技术改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

    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信息产业“小精尖、低能耗、多功能”的发展趋势,东晶着重进行了石英晶体元器件系列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已研究开发了10多个系列的新产品,率先开发与采用了13项新技术、新工艺,承担并完成了3项国家级技术创新和项目改造。东晶选择科技项目眼界很高,专门找一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或者国家和省的科研计划项目。

    东晶采取内培外聘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通过多年持续的在岗培训和技术实践,造就了一批研发、生产、设备调试、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聘用了日本技术专家担任副总经理,与中国台湾最大的晶体元器件企业——台湾晶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并与浙江大学等到高校合作建立新型频率器件研发中心。

    2003年,东晶投入4000多万元,购买国际先进的SMD石英晶体元器件设备。为取得生产SMD的技术,又同台湾晶技公司合作,由晶技公司提供金属封装SMD7050谐振器产品和玻璃封装SMD8045谐振器产品的生产技术。东晶在完全掌握了上述两项技术后,支付给晶技8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取得相关技术的合法使用权。在消化吸收这两项技术的基础上,东晶自主研究开发了更小型的SMD6035、SMD5032、SMD3225等高精度的新产品,从而打破了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民族电子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为此,国家发改委专门拨出900万元给予财政资助。

    在科技创新方面,东晶一直舍得投入,即使在初创时期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每年平均投入1000万元引进国际先进设备。2004年至2006年,东晶光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有近3000万元。

    经过几年的实践,东晶已形成了以研发中心为核心的研发体系。研发体系的第一层是以公司核心领导及技术骨干组成的研发领导小组,负责选择确定公司研发的重点、研发项目;第二层次是公司专业技术负责人组成的研发队伍,通过研发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方式,既鼓励个人独创,又鼓励团队合作与分工;第三层次为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负责为新产品试制调试设备,对产品进行检测。

    2005年5月,东晶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3  锲而不舍

      坚持上市目标不动摇    



    2007年12月21日,金华市市长陈昆忠与东晶电子董事长李庆跃在深交所共同为东晶电子上市敲响了开市宝钟。标志着东晶电子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功登陆中国A股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