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05日 星期三
朗读

从未使用信用卡 欠下“债务”六百元
“休眠卡”年费频频引发消费纠纷
“办信用卡的时候说是20元的年费,中途没有任何消费记录,可前两天突然收到银行通知,说我已经欠费600多元。”潘先生7月30日打进了热线:信用卡让自己莫名其妙地上了"欠费黑名单"。但对于这些欠费是如何产生的,银行又是以什么方式来计收的,他还是感到非常疑惑。
8月3日,记者联系了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前7个月共接到有关信用卡的投诉160多起。银行对扣费解释不清、高额滞纳金等问题反映最为集中。
现象:糊涂办卡,N年后收到莫名账单
“前后联系几次,对方一直没有正面回答我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潘先生多次追问银行,最终得到的回答是:所欠的费用都是“滞纳金”。“办卡时业务员说年费只要20元,2年半的时间内就变成了650多元欠款,滞纳金怎么会有这么高?”
潘先生这张卡是2007月4月办的。当时,潘先生还在上大学,那天,两个中信银行的银行卡推销员走进小潘的寝室推销。他们说该卡的年费只要20元,从来没有办过信用卡的小潘以好奇的心态办了这张卡。小潘还曾向银行信用卡部咨询过信用卡的使用方法,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在无意中激活了这张卡。“后来这张卡一直扔在抽屉里没动过。”
最近,潘先生在打开许久不看的QQ邮箱后发现,去年4月10日,中信银行就已发来两张电子账单,账单显示他已经欠费504.41元。电子账单的内容为:滞纳金30元,利息7.28元,本期应缴金额504.41。“我根本没有使用过该卡,即使是年费叠加,也不应有500多元啊。”潘先生想不通,除掉滞纳金和利息37.28元后,剩下的467.13元的应缴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
考虑到银行信用,潘先生翻箱倒柜找出了信用卡,并在ATM机上打入了600元钱“还债”。之后收到的新账单显示,冲减利息47.76,冲减滞纳金540元。
追问:怎么变出这么多钱,客户一头雾水
银行方面到底怎么看待这样的事情?他们如何解释滞纳金如何会高于本金数十倍?
昨天下午,记者以客户身份分别向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广发、光大等11家银行信用卡中心进行了咨询,其中中行、建行、兴业、招行、光大、浦发、中信银行明确表示,只要卡申请成功,无论客户是否激活,银行都要收取一定的年费;交行信用卡中心则表示,在不同时间段内申请办卡的客户,待遇也不相同,有的不开卡也要收年费,有的则不收;明确表示"卡不激活,银行不收取年费"的只有工行、农行和广发行。对于滞纳金,大部分的银行计收的日利息均为0.05%。
提醒:不用的卡,趁早销户
8月3日,记者联系了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前7个月共接到有关信用卡的投诉160多起。银行对扣费解释不清,高额滞纳金等问题反映最为集中,所涉信用卡中约有1/2是长期不用的“休眠卡”,所涉欠款至少有30%以上由年费引发。
昨天18点,记者以“杭州、信用卡、乱收费”为关键词在谷歌搜索,发现有1.59万条相关记录。这些信息大部分均和年费、滞纳金、利息等有关。
记者从中国银联浙江分公司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底,浙江全省银行卡累计发卡约为1.01亿张,其中仍然活跃的银行卡数量只占总数的25%弱,也就是说至少有7500万张信用卡为“休眠卡”。
银联的这位工作人员认为,一方面各家银行竞争激烈,推出众多促销活动及优惠服务,不断地吸引客户;另一方面消费者因遗失或追求标新立异而频繁换卡,这些都造成了“卡”资源的重复浪费。“各个银行针对‘休眠卡’的处理方式都不太一致,但这些卡一旦‘脱管’就可能造成年费、滞纳金等欠费。”
“其实‘休眠卡’这一现象一直存在。杭城现有20多家银行,还有不少的外资银行,信用卡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光大银行杭州分行信用卡中心的李经理表示,当前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每个人的钱包里至少有三四张信用卡,每一分行每年都有一定的信用卡指标,各银行也是变着法子推销自家的信用卡。(摘自浙江在线)
社会纵横 | 县市连线·资讯 |
廖井:方寸邮票见精彩 | 从未使用信用卡 欠下“债务”六百元 |
53万的新车撞裂药店玻璃墙 | 3000个岗位缺工政府多渠道“破解” |
兰溪门菜场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理 |
有趣新鲜感人事 | 生活资讯 |
“神奇”的蜂疗 | 水果竞赛“后效应”凸显 |
婺城酒市“按兵不动” | 图片 |
全心全意当好婺城企业的“服务员” | 图片1 |
图片 |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