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04日 星期五
朗读

周家村:传统农业村迸发新活力
周家村农业基地
周家村位于白汤下公路上邵段以北2公里处,分周家、山家、社山下、下八龙、下章五个自然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该村共有408户1906人,有农田、山地共3400多亩。近些年,该村逐步发展发苗木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以传统农业见长的村子开始迸发新的活力。
从白龙桥集镇出发,沿着白汤下公路一直往汤溪方向走,过了第五监狱,你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碧绿的万亩粮田直逼眼前。在这万亩粮田中,有将近2000亩是周家村的。
周家村村支书陈月红说:“我们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主要以种植水稻和苗木为主,如今正是农作物生长旺季,农田景色很美。不信你去看看。”说着,陈月红就将记者带到农田里走了一番。
周家村面积不大,我们只走了一分钟就穿过了村子。举目远望,稻田碧波荡漾,大豆依依成行;汪汪水渠,波光粼粼,浇灌着无尽的生机;碧波层层簇拥,荡漾三秋喜悦……真可谓是一片水田,四处清闲。走在这田间,踩着松软的泥土,闻着绿叶的芬芳,虽然感觉这种场景很原始,心情却特别舒畅,很有一种让人忘乎所以的超脱感,使人无限向往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周边村子纷纷开发工业企业的环境中,周家村特别安宁和谐。
在离村约一里路的农田里,记者遇到了陈景伟。陈月红笑称陈景伟是村里的“苗木先锋”,2003年,他租了100亩地种起了苗木,如今,他的苗木基地已经发展到了150亩。
陈景伟说他原本也是种水稻的,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他的一个朋友租了40亩地种樟树,亩产值达5000多元。而当时稻谷的价格每一百斤才六七十元,按照每亩800斤的产量算,一年两季的水稻田每年亩产值才1000元左右。于是,陈景伟就有了种苗木的想法。
有了这样的想法,陈景伟就找村两委商量这方案的可行性。村两委也觉得这方案确实可行,因为那时候城市盛行绿化,苗木的市场很好,而且这也可以带动其他村民增长见识。于是,陈景伟的苗木种植计划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当年,他租了100亩地,种了3万株樟树和含笑苗。经过悉心培养,如今,陈景伟的樟树和含笑都已成材,他的收获季节也即将到来。
“虽然现在的苗木市场没有前几年那么火了,但这是产业调整的必经阶段,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苗木市场又会红火起来的。”陈景伟说。今年,他又补种了十几亩的桂花,说,来年定会卖个好价钱。
除了苗木,近几年间,周家村还利用山地发展起了畜牧养殖业。如今全村已有40余户农家开始养殖家禽家畜,其中100头以上的大规模养殖户已有10户。村子的畜牧养殖业也开始逐渐兴盛。
(见习记者 周玉南)
crack
要闻 | 今日·白龙桥 |
婺城新城区抓住重点破解难题 | 把民心工程建设好 |
建行金西支行成立 | 廉政文化为新农村建设增色 |
图片 | 白龙桥镇“勤廉双述”逼着干部创新业 |
婺城未来发展该如何定位? | 周家村:传统农业村迸发新活力 |
欢乐舞步喜迎国庆 | 图片 |
金宇公司捐款五千元资助九峰移民困难群众 | |
市区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落户婺城 | |
第一百货奖学基金昨在蒋堂小学启动 | |
创卫攻坚再出新举措 | |
市纪委到金西调研纪检工作 |
民声·民情 | 县市连线·资讯 |
领到居家养老服务券了 | 开学了,“心”放进书包了吗? |
一户一表喜了众居民 | 金华市婺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材招标结果公告 |
李阿姨拾金不昧受人夸 | 录取通知书附带银行借记卡手机卡引争议 |
明年4月自考报名开始了 | 图片 |
好支书真情帮扶“迷途人”创业致富 | 图片1 |
图片 | |
茶香何惧大山高 | |
婺城区也有珍贵的丝带凤蝶? | |
猪肉为何又涨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