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09月04日 星期五

朗读

录取通知书附带银行借记卡手机卡引争议


是强制消费还是满足学生的需要

 

    十几天前,张志收到了内蒙古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随着录取通知书,他收到一张银行借记卡和存有230元话费的手机卡。

    被内蒙古某大学录取的周艳艳认为,反正也要交学费,也要用手机卡,这样省得孩子带现金报到,少了家长的担忧。而更多的家长对此提出异议。“去学校报名缴费直接到学校报名处就可以了吧。”张志的母亲表达了极大的不满:“这种做法透着商业味。”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在通知书中夹带银行借记卡及手机卡的现象十分普遍。内蒙古一高校的刘老师表示,这样做仅仅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一方面为外地学生免去长途出行随身带大量现金的风险;同时,学校统一在一个银行收费,简化了工作程序,但学校并不勉强学生使用银行卡缴费,有些学生如果不想使用学校代办的银行卡,也可以使用现金或自己办理的银行卡,“这只是出对学生的一种关怀,并没有强制使用的意思”。据记者了解,与学校有相关业务的银行有工行、建行等。手机卡有移动的也有联通的,所存话费是30~230元。

    在呼和浩特各个高校的宣传栏,记者看到,通信运营商的售卡广告四处张贴。高校学生数量大、稳定性强,历来都被银行、通信运营商视为最重要的潜在客户群体。这几天在内蒙古的各个高校校园中已经能够感到一种浓浓的市场“硝烟味”:各家银行、电信运营商发动了强烈“攻势”,争抢新生市场。

    “电信运营商会使出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新生,这段时间他们的广告收入是最好的。”专门做校园媒介的于莉主管告诉记者。

  “很多学生为了方便,会用学校发的银行卡办理存储业务,这为我们银行争取了很多潜在客户。”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的工作人员说。

  针对学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带银行卡和手机卡的做法,内蒙古建中律师事务所呼和浩特分所丁换生律师表示:“学生是消费个体,他们有选择消费的权利,学校在没有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就代学生办理银行卡、手机卡,这样做有强制消费的嫌疑。”

(摘自浙江在线)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