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09日 星期三
朗读

中国有座比“比萨斜塔”还斜的塔
屹立山腰上百年,倾斜约为30度
一座神秘的清代舍利塔,不知从何时开始倾斜至今,其约30度的倾斜程度远远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比萨斜塔高55米,目前倾斜约5.5度)。在当地人注视下,斜塔经历百年来的地震、山洪和风吹雨打仍屹立不倒,让人称奇。
这座神奇的石塔位于荣昌县河包镇经堂村白塔山半山腰,距镇政府0.5公里。记者二人合力推动石塔底部,令人称奇的是,塔尖轻微摇晃几十秒后又恢复平静。“这个塔自我出生时就是倾斜着的,至少上百年了,不管风吹雨打,还是有人去推动,它都一直保持这个样子,不会倒塌。”86岁的镇上居民廖桂鲜说。
这座河包斜塔为埋藏白塔山报恩寺高僧骨灰之所。当地相传,宋代一皇帝巡视南方时因饥饿得到河包当地百姓的帮助,皇帝为报恩便在河包镇修建寺庙及白塔(始建于公元1132年),后人称寺为报恩寺(大部分毁于文革时期)、塔为报恩塔(至今仍耸立镇郊)。
也有居民称,河包当地曾多次发生小地震,但从未对斜塔造成影响。64岁的经堂村老支书雷锡君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白塔山上还曾暴发过一次百年罕见的山洪,山上的房屋因此被冲垮过半,村民们以为斜塔挺不住了,没想到山洪过后它依然屹立。那么斜塔到底倾斜了多少年呢?面对这一问题,身为当地人的文化站廖站长也表示“由于没有史料记载,不好说”,但镇上90多岁的老人打小就知道斜塔,可以推算舍利塔至少倾斜了百年以上。
关于斜塔的各种传说在当地流传甚广,但斜塔为何倾斜?又为何斜而不倒一直是未解之谜,居民们对此众说纷纭。有人称舍利塔下埋藏的佛舍利是镇塔之宝,可保石塔倾斜却不倒塌;也有知晓力学的人声称斜塔应是工匠在建造时故意修成倾斜的,因其倾斜角度并未到达倾覆的临界状态,所以屹立至今。
对此,文化站站长廖和林给出了权威解释,5年前有一批市博物馆的专家来石塔实地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倾斜是由于基座倾斜下沉引起的——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石塔渐渐下沉,由于塔下地基土质有差异,一边疏松,一边坚硬,导致石塔向一边倾斜,形成斜塔姿态。
但河包斜塔的倾斜角度要比比萨斜塔大很多,而且从未进行过任何保护措施,那么其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呢?对于这一点,据荣昌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甘勇经勘察后分析,应该和塔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大关系。古代建筑石塔时用米烧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浆,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这种古代粘接材料很坚固,其韧性接近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因此成为斜塔不倒的最主要原因。
(据《重庆晚报》)
crack
发 布 | 八面来风 |
2009年婺城区“十佳师德标兵”(二) | 图片1 |
2009年婺城区“十佳师德标兵”(一) | 遗失声明 |
图片 | |
全国推行轻微交通违法执法程序 | |
添一个信任中医的理由 | |
孩子,上学路上多保重 | |
中国有座比“比萨斜塔”还斜的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