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特色养殖让高田农民“牛”起来
生态显魅力 规模出效益
本报讯(见习记者 傅伟炎) 隆冬时节,寒风刺骨,滴水成冰。记者在塔石乡高田村优质菜黄牛养殖基地,看到的却是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该村的养殖户们都在忙着给黄牛喂草料,一头头体形健硕的牛儿在欢快地吃草,整栋牛舍里顿时弥漫着牛吃草发出的沙沙作响声。高田村村支书李土华介绍说:“前几日下大雪,山上的雪积的很厚,不能外出放养,这处投资17万多元的养殖基地终于能够派上大用场了。”
高田村是塔石乡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山林面积广阔,杉树林、毛竹林中生长着丰富的可供牲畜食用的牧草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养殖条件,同时该村还有悠久的养殖黄牛历史,养殖黄牛具备技术经验优势。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的收入,塔石乡政府因势利导,从发展效益农业入手,把高田村作为优质菜黄牛养殖基地进行培育。在塔石乡政府、区农林局和区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浙江省山区(海岛)发展项目特色畜牧立项,建立起了高田村优质菜黄牛养殖基地。
说到特色养殖,李土华说:“我们村的菜黄牛,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优良黄牛品种,这是第一个特色;一年当中有六七个月的时间都放养在水草丰美的山野林地里,体态健壮,抗病能力强,这是第二个特色;吃的是草料,因而肉质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这是第三个特色。”李土华也是高田村养菜牛最多的一户人家,今年卖了6头,现存栏12头,据他介绍,今年高田村共养了120多头菜牛,总共有24个农户饲养,一头牛的毛利大约1500元左右,养殖菜黄牛一年可为农户增加5000元左右收入。
在采访中发现,如今通过养牛富起来的高田村,经过村庄整治,道路硬化,外墙美化,环境洁化,处处展现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风貌。对于养牛过程中产生的牛粪问题,高田村也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他们把牛粪挑到田里用作肥料,把牛粪水排入沼气池,经过发酵后可用来作肥料,这样,既解决了牛粪的污染问题,又节约了农民买化肥的开支,实现了生态、环保、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李土华说:“现在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三农工作,最近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使我们吃了定心丸,信心干劲更足了,形势这样好,不光要扩大养殖规模,还要争取把高山蔬菜也搞起来,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今日视点)
文化 | 特刊 |
首届“仙源湖”杯歌词征文大奖赛获奖名单 | 暖暖春意闹 殷殷报乡情 |
首届“仙源湖”杯桂文化征文大奖赛获奖名单 | |
首届“仙源湖”杯桂文化征文暨广告语、歌词、摄影征文大奖赛揭晓 | |
首届“仙源湖”杯一句话广告语征集入围名单 | |
红湖水暖墨香浓 | |
首届“仙源湖”杯桂文化征文大奖赛评委名单 | |
“印象仙源湖”摄影艺术大赛获奖名单 | |
清新“田野风” | |
清嘉道年间的民间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