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10年01月18日 ;星期一

朗读

红湖水暖墨香浓


——记红湖路书画组

 

 

 

记者 英昌 周玉南 文/摄

 

    1月15日下午,红湖路社区市民学校的教室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是红湖路书画组的例行聚会。每周五,红湖路书画组的成员们都要带上自己的书画作品,来这里交流学习,聆听老师的点评。2006年,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创办了市民学校,设置了书法班和绘画班。后来,为了方便组织活动,成立了红湖路书画组,组员是书法班和绘画班的骨干,指导老师是方以求和张淼俊。红湖路书画组的16名组员都是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了七十岁。“刚退休的时候,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不习惯。参加了红湖路书画组以后,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态平衡起来,身体也好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退休之后,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从市土特产公司退休的徐牧深有感触。

 

红湖水暖绽新花

 

    “社区创办市民学校时,我还住在红湖路社区,因为喜爱书法,听说社区需要书法老师,就自告奋勇。”方以求今年77岁,是金华市离休干部书画协会常务理事,金华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2007年,方以求搬家,离开了红湖路社区,到江南居住。可是他舍不得书画组,依然坚持每周到红湖路社区来上课,风雨无阻。“我们非常感谢方老师,他的字写得好,人品更好。他当老师不但没有一分钱报酬,还常常自己拿钱出来,为组员购置学习用品。我们的水平高低不一,有人读过大学,也有人小学没毕业,方老师每次上课前都要备两次课。”书画组副组长陈利田说出 了书画组组员们的心声。

    “书画组的活动能够办下来,要感谢红湖路社区的支持。就拿活动场地来说吧,我们聚会需要场地,到私人家里聚会一次两次可以,次数多了也不合适。现在这个教室是社区共建单位金华市邮政局提供的,社区出了1万多元钱才装修好。平时我们举办活动需要什么,社区都是尽力支持。”方以求说。红湖路市民学校成立时,他还写了一首诗,抒发心中的欣喜之情:“北佬湖今变大家,红湖水暖绽新花。书歌画舞团团火,白发闲人竞向往。”方以求解释说,红湖路解放前被称为“北佬湖”,因为居民多是从北方来的铁路工人,文化素质不高。现在时代变了,社区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往日的“北佬湖”现在“书歌画舞团团火”。

    “像我们这样的退休老人大都身体不太好,写字画画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锻炼身体。可以这样说,红湖路书画组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孙柏松感激地说。2004年,他患了结肠癌,手术后身体一直不好。2006年,他加入了红湖路书画组,得到方以求的热心帮助。按照方以求的要求,他每天都要花一段时间来临帖。由于心情愉快和适当的运动,孙柏松的身体日渐好转。孙柏松搬到骆家塘住后,每当书画组举办活动,他还是要赶回来参加。

 

暮年犹怀千里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红湖路书画社的老人们学书法,学绘画,并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他们有自己的艺术追求。

    “写字是中国人的大事,汉字是中国人的灵魂。鲁迅说过,书法是东方的文化瑰宝;法国总统希拉克说过,中国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谈到书法艺术,方以求兴致勃勃。他父亲是村里的“文化人”,毛笔字写得不错,逢年过节,村里人都要请他写对联。虽然从小一直对书法感兴趣,但是工作繁忙,方以求一直没有沉下心来练书法。1995,他从供销系统退休后,开始钻研书法,苦练行书。书画组副组长,绘画老师张淼俊今年75岁,也是半路出家。他退休前是汽车南站的司机,退休后开始学画。从1985年到现在,他画了二十多年。2006年,他还在市区古子城举办了个人画展,他如今是宾虹书画院研究员,擅长画牡丹,作品多次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过奖,别人称他为“牡丹张”。

    李海涛今年80岁,是书画组组员中最年长的一位。“我1992年退休,当时就想学书法,可是心静不下来,真是可惜,浪费了大好的时光。2008年初,我开始参加书画组的活动,开始是为了玩玩,可是学到后来,我觉得自己还不错,写得越来越好了。”陈利田对书法非常着迷,他说:“2006年,我开始学书法的时候,为的是消磨时光。回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大有问题,书法和绘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去学,不去欣赏真是太可惜了。后来,我入门了,对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有时还通宵达旦地练书法。方老师知道我通宵练字后,还批评了我,要我注意身体,循序渐进。”

    应风今年78岁,是红湖路书画组的骨干之一。他是浙江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一级书画师。他不仅擅长书法,还擅长诗词。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作品被民族博物馆、敦煌美术馆等艺术馆收藏。

 

墨香吹送文明风

 

    方以求觉得退休以后越来越忙了。先是在金华市老年大学学书法,后来又参加了金华市离休干部书画协会和金华市老年书画研究会,4年前,他又当上了红湖路书画组的老师。“我经常参加送春联下乡等活动。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中国书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对于方以求来说,参加红湖路书画组有特别的意义,“虽然我们水平也不高,参加的人也不多。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开展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出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我们同样可以影响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去年7月,红湖路书画组和浙师大书画协会的同学们一起举办了“以书画促和谐,为创卫增光彩”为主题的书画交流活动。像这样的活动,书画组经常参加。越来越多人知道红湖路社区有个书画组。红湖路书画组刚成立时,成员都是红湖路社区的居民。4年间,有不少其它社区的居民加入了书画组。目前书画组的成员中,有近一半是别的社区的居民。和年轻人相比,老人们有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75岁的周振培说:“我们组建红湖路书画组,最初是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看来,这件事还可以做得更有意义,就看我们下一步怎么走了。首先是我们不能退,要让书画组延续下去;其次是骨干要前进,像方老师、张老师、应风等骨干要再加把力,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最后是大家要跟上来,要让更多喜爱书画的老年朋友加入书画组。”

    “将来有条件的话,我们要改名为红湖书画社,这样不仅听起来响亮,开展活动也比较方便。”陈利田说。“叫书画组还是书画社并不重要,关键的是我们为社会做了些什么。我们年纪都大了,精力也有限,我们只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能让年轻人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文化。”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