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10年03月12日 星期五

朗读

如何做大做强婺城旅游产业?


□ 俞 军

 

    当前,各地把旅游业发展都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来对待,如海南提出了打造“国际旅游岛”目标,河南提出了“旅游立省”战略,我省也提出“旅游强省”的目标。在各地掀起新一轮旅游发展高潮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婺城旅游业,推动婺城旅游转型升级,是事关婺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婺城旅游发展现状



    婺城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婺城区地理分布按照主城区、半山区、山区渐次分布。主城区为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历史底蕴深厚,有保存完好的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古址城等知名古建筑。婺城的半山区和山区乡镇环境优美,山水生态良好,单体旅游资源有百个以上,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婺城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婺城地处浙中城市群核心区,是浙江中西部现代物流、商业、教育、医疗、文化、信息和金融中心,宜游宜居。婺城是东南沿海通向内陆的交通要道和陆路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浙赣铁路穿境而过,公、铁、航立体交通网络发达,距杭州、上海分别只有90分钟和三个小时车程。

    婺城发展旅游基础环境良好。婺城置县1800多年,素有“南方邹鲁”的称誉。区内有明清建筑群,宋代婺州窑遗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岩贡茶制作等独特历史遗迹。金华火腿、金华府酒、金华酥饼、婺州举岩茶等以及金华戏、金华道情、金华斗牛、白龙桥板凳龙、蒋堂花棍舞、沙畈提线木偶等地方特色文化为丰富婺城旅游产品提供了较好的主题素材。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婺城乡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康庄道路建设使全区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达100%,一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特色村和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应运而生,使发展旅游经济有了良好的民众基础。婺城发展旅游虽有较大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导致婺城旅游经济发展速度不快,成效不显著。一是政府主导力度不够,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当前婺城旅游业发展还缺乏有效的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旅游业发展、管理、推动的力量还很薄弱。管理各自为政,资源分散割裂的状态,整体效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是旅游规划不到位,旅游经济尚未形成产业。当前婺城旅游发展没有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发展的定位不明确,对旅游的投入也偏少,对旅游资源的挖掘还不深,导致现在旅游景点“低、小、散”。三是旅游投入和宣传不到位,旅游发展缺乏活力。由于区财力有限,加上旅游资本的市场化运作还未破题,导致旅游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此外,婺城旅游缺乏宣传推广力度,旅游产品缺乏市场包装,缺乏品牌推广。

 

    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关系

 

    要发展壮大婺城旅游经济,必须对婺城旅游的体制管理关系进行创新,激发活力,创造动力。

    (一)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主导功能。区委、区政府于去年6月,重新确定了区旅游局的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基本管理要素,强化了区旅游局的管理职能。一要强化旅游局的规划推动职能。婺城区发展旅游业首先要确定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局要牵头抓总,组织实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明确婺城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抓总牵头与各园区、乡镇一起做好旅游规划的实施。二要强化旅游局的归口协调职能。各园区、各乡镇通过旅游局做好项目包装,做好旅游基础数据、经济数据的统计汇总,从而向省级部门争取风景区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向上级政府争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三要强化旅游局的宣传推介职能。旅游局要包装整合各园区、各乡镇的旅游景点资源,统一在媒体、网络、地理图标等载体上推介婺城区旅游景点。统一宣传婺城旅游,整体做旅游广告,统一推介旅游产品,提升婺城旅游整体形象。

    (二)突显旅游经济发展的实施主体。当前,干部群众对婺城区旅游资源禀赋日益认可,也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对策,但真正要发展婺城旅游经济,关键还是要有实施主体,有具体人去做这项事业。区政府、各园区、各乡镇作为政府部门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开发经营,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是不适宜的,通过设立旅游经营实体可以破题。诸如设立“婺城区旅游发展总公司”之类主体,由区旅游局作为主管部门,该公司对外负责婺城旅游形象的宣传,旅游产品的推介;对内负责区内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营销的联合等。此外,在仙源湖管委会和金西开发区内也应设立旅游发展公司(可由企业个体投资设立),按照市场化运作,负责区域内旅游的开发经营。此两个园区的旅游公司可作为“区旅游发展总公司”的子公司,与总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但在旅游联合营销,旅游品牌宣传方面,母公司和子公司要发挥旅游产品整合,对外联为一体的作用。各地农家乐,乡村游都可纳入该母子公司的范畴,发挥婺城旅游的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全区旅游资源的整合。

    (三)优化南山区域旅游管理关系。婺城区的南山区域青山葱郁,风光旖旎,要挖掘好南山的旅游资源,必须要有“大南山”的概念,将安地镇、琅琊镇、沙畈联为一体,整体开发利用。为此,将琅琊镇由仙源湖管委会托管,把琅琊镇的铁店窑、琅峰山、白沙溪和莘畈的生态风光、银坑革命老区等旅游资源捆绑到仙源湖旅游开发当中,形成游线共组,资源互补。

 

    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推动全区旅游业提升

 

    当前,婺城区旅游文章要围绕“一核三区多点”展开,“一核”即以主城区的古子城、侍王府、八咏楼为景点,依托主城区的商气、交通、餐饮、网络等配套设施发展旅游。“三区”指双龙风景区、仙源湖度假区、金西九峰寺平区块。“多点”指分布各乡镇的农家乐游和乡村游。三大区块中的双龙风景区要坚持“好”字优先,着力打响“双龙胜景、大仙圣地、浙中凉都”三大品牌,充分挖掘“黄大仙传说”和“婺州举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策划和组织好“双龙之夏”、“黄大仙祭祀”等主题旅游活动。此外开拓黄大仙道教养生市场,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三大区块中的仙源湖旅游度假区要做好生态山水文章,着手建造旅游集散中心,要利用十里桂花长廊、桂花园及周边的生态山水打造田园生态农家山庄,发展宜游宜住的休闲度假游。要利用仙源湖溪流的水资源条件,积极发展水上漂流等户外运动,打造水上游乐胜地。要做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整合铁店窑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古窑文化展示厅,游客陶艺现场制作等旅游项目。金西九峰寺平区块要围绕九峰山省级风景旅游区、寺平古村落、汤溪城隍庙和莘畈方家乡村等旅游资源为重点,挖掘亮点,组合游线,积极打造乡村风情游、农业光游和生态休闲游。区内自发的乡村农家乐要进一步予以规范,在“农家乐”管理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进行对外形象宣传,统一安排接待游客,统一收费服务标准,统一结算。各乡村农家乐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结合村边自然环境或缓坡或溪岸修建游步道,健身路径,方便游客散步健身。有条件的可修建健身房,门球场、网球场等便于娱乐健身。各乡村农家乐要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组织文体活动,丰富旅居生活。如看婺剧、听道情、舞龙灯以及当地传统的民间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节目。乡村农家乐要安排游客参与农事活动,体验乡村生活,如采摘类活动,摘水果、挖竹笋;捕捞类活动捕鱼、捉泥鳅等;种养类活动播种、插秧、放羊、放鸭等,进一步增强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

 

    强化旅游营销和招商,做大做强婺城旅游业

 

    目前,双龙风景区已有较为完备的营销网络体系,与各大旅行社也都有较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婺城的旅游营销要借助双龙风景区的营销资源平台,实现借船入海。由“婺城旅游发展总公司”与双龙风景区旅游发展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实行游客共组,游线联合,资源互补的操作模式。如开发双龙景区→仙源湖度假区,双龙景区→寺平村→九峰山景区,双龙景区→莘畈方家农家游等游线,实行联合营销,实现婺城旅游发展的市场扩张。要做大做强婺城旅游必须加强旅游招商,通过招商引进旅游项目、旅游资金和旅游人才。婺城的山水资源、人文景观、历史遗迹要转化为吸引眼球的旅游产品,必须借助外力,通过项目策划、资金投入、市场营销才能实现。如在项目方面,可邀请上海康辉、中青旅等知名旅行社对具体旅游项目进行论证,确定具有新意和创造性的旅游内容后,再对外进行招商,使旅游项目更贴近游客、更贴近市场。在引资方面,符合婺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引入社会民间资本,用于旅游项目开发,解决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在人才方面,要争取引入部分旅游高端人才,助推婺城旅游发展。横店影视集团在聘请省旅游局某处的处长任总经理后,旅游经济蒸蒸日上,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就是较好的一个案例。

   (作者系婺城区委办公室干部)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