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12日 星期五
朗读

中国社会结构与三农问题
据《瞭望东方周刊》第3期报道,1月 8日,社会学家陆学艺带领的课题组发布了历时四年调研而成的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表明,中国当前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
社会结构的实质是资源和机会在社会成员中的配置,结构滞后也就是资源和机会配置不得当。实际上,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机会不平等成为目前中国社会问题多发的重要原因,这已是共识。近年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要促进社会公平,并将其视为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方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陆学艺表示,发展肯定是经济在前社会在后,但是社会要跟上。合理的差距是可以的,两三年的差距没问题,十年八年就不行。上世纪,日本、韩国、新加坡,还有我国的港台地区,就是三两年的差距。
陆学艺说,现在三农问题长期解决不了,本质上是个结构问题。 2007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55.1%,这55.1%的人口要靠11.3%的财富养活。现在知道要改,就是给点钱,搞义务教育,给最低生活保障,这是不够的。你给不了多少钱,结构不改变,城乡差别没法缩小。光靠一点补助,以工补农,城市带动农村,带得动吗?日本89%的人口是城市人口,二、三产业的人,他要支援农村支援得起。我们是少量的人在城市,要支援农村的人口,支援得起吗?
因此三农问题,不调整结构,建设新农村就难以实现。要把农民转移出来,要变成二、三产业的职工才能解决。哪个富国都不能有50%的人在农村。
——资料来源:2010年2月8日《报刊文摘》
crack
理论 | 关注·资讯 |
修德以养廉 存畏以防贪 | 500棵古树村口招手 飞瀑清泉高山迎宾 |
宣传思想干部要做热爱学习的楷模 | 图片 |
如何做大做强婺城旅游产业? | |
政府应远离“公司化”思维 | |
中国社会结构与三农问题 | |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