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骆家塘:居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洁
化被动为主动 由观望到配合
昨天早上,新狮街道骆家塘社区居民倪旭华吃完早饭,便穿上雨衣,带上苕帚,出门了。虽然下着小雨,他却依然在畅达街上清扫垃圾。倪旭华告诉记者,现在社区像他这样的保洁员有四人,负责整个社区的卫生保洁,工作量大,任务很重。自从社区推出保洁新举措后,工作量着实减轻了不少。
骆家塘社区“村改居”到今年已经十个年头了,作为社区的当家人,王忠元说,“村改居”后,各项工作要求更高了,特别是在社区的卫生保洁方面任务更重了。王忠元告诉记者,骆家塘常住人口不到八百,但外来租住人口将近两千,又靠近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多,外来人口多,随之带来的是卫生保洁难题。
“以前社区干部和保洁员像个保姆一样清扫保洁,花费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说,一些经营户和社区居民反而成了观望者和依赖者,我们卫生搞得越彻底,居民就越依赖,保洁意识越来越淡薄,使我们的工作越来越被动。”王忠元说,如今社区必须要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化被动为主动,克服居民的依赖性心理,解决卫生保洁所面临的难题。
为此,社区书记王忠元开始着手研究对策、制定相关的保洁新举措。强调社区干部不再是居民门前的保洁员,而是一个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监督员和管理员。在去年创卫期间,骆家塘社区召开了由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和楼道长共同参加的会议,制订了社区的村规民约,把社区的卫生保洁工作纳入到村规民约管理的范畴。其中规定由社区居民户、经营户负责清扫的地段,若在社区干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不自觉清扫的,将由社区派人清扫,清扫费用则根据村规民约的相关规定收取,用制度来约束居民的依赖性。
骆家塘社区保洁新举措推出后,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社区内的多家经营户。畅达街边一家煎饼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以前街上的废弃塑料袋特多,都是购物者随手丢弃的,每当风一吹起来就满大街飘。现在好多了,社区对环境卫生很重视,跟我们签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尽量要求顾客到店内用餐,顾客要把食物带走就嘱咐他们不要随手扔袋子。在对面的水果摊,记者看到,摊主们都会及时地把瓜皮果壳清理干净,把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有一位摊主说:“忙是忙了点,但是你看现在的畅达街搞得这么干净,生意都好做多了,我们怎能不配合好社区的卫生工作?”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居民和经营户是非常理解支持和配合这项工作的。
“用经济处罚的方式来搞好社区的保洁工作,只是一种手段,从被动服务到主动管理,以转变的形式来调动居民的良性互动,让我们社区的干部由社区保洁员转变为社区卫生监督员和管理员,社区居民由观望者转变为创建文明卫生社区的积极参与者,这才是真正的目的。”骆家塘社区书记王忠元说。
(见习记者 傅伟炎)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