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6日 星期四
朗读

李乌牛:黄土地上的“牛主任”
明媚的阳光下,李乌牛领着记者穿行于掩映在林木、翠竹间的村庄,所到之处,李乌牛一一介绍着汤溪镇乌朱头村村庄整治中所做的事项,在这个洁、净、绿、美的小山村里,作为村主任的李乌牛,可谓是付出了他自己的艰辛。他的那份热爱,那份专注,让记者一次次感动。
说起村庄整治,李乌牛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早在7年前,李乌牛恋爱时,女方父母经过了解和实地查看后,对他说:“你是一个灵活能干、聪明帅气的小伙,家里建设得也很好,我们对你是没有挑剔的了,但你那个人见人摇头、好事难进村的地方,哪能使人安逸过生活呀?”这一番话对李乌牛来说,既是触动又是心痛。在乌朱头村,找对象时遭遇如此尴尬的小伙,不止是李乌牛一人。
过去,乌朱头村祖祖辈辈出外只有一条坑坑洼洼、不到1米宽的通村小路,天气晴朗时还能混得过去,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一脚陷下去足有三四十厘米深。为此,该村留有一句经典的讽刺语:“乌朱头人什么都可穿破一点,就是不能缺少一双好雨靴。”在村里,露天厕所、粪缸、猪尿池以及牛粪等垃圾在村口、路旁和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因而,乌朱头又成为热天臭气横飞、雨天臭水横流的脏乱村。拖拉机不能进村,这是村民最苦恼的事。村民建房的砖头只能运到隔壁村,再由人把砖瓦等物品挑回来。
要改变这种现象,村民急需找到一个肯办事的“领头雁”。3年前,在金华乳品实业有限公司任销售总监的李乌牛,突然接到村支书陈阳贵的电话,说他被村民以高票推选为村主任了,希望他不负众望,回乡共同建设新农村。当时,李乌牛正出差到绍兴,他根本没有想到,常年累月在外,竟然被大家推选为村主任。面对村民的信任,一心想改变家乡面貌的李乌牛便辞去了年薪优厚的工作,于2008年3月回村担任了村主任。
乌朱头村只有70余户190多人口,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要改变村容村貌、建设小康家园谈何容易?李乌牛与村支书陈阳贵利用晚上时间一起走访农户,听取村民的意见与建议。他虚心讨教兄弟村的成功经验,写申请,走银行,跑部门,送报告。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投入17万元开展污水处理,使每户的卫生间及生活污水通过三格式化粪池处理统一排放到厌氧池,并清除了村内60多处露天厕所、粪缸、猪尿池及2000多米臭水沟清理、850米穿村水渠的三面光硬化。同时,5条计800多米长的村道也在祖辈村民的盼望中圆梦。在此基础上,乌朱头村又马不停蹄地为农户住房墙体进行了统一粉刷;修建了公厕、垃圾池、花坛、休闲广场和健身体育场所;安放20只垃圾桶,安装了15盏路灯及调频喇叭;村道两旁采用桂花、红枫、红鸡木等苗木进行绿化……
村妇女主任叶冬娣介绍说,乌朱头村先后投入资金80余万元,实现了道路硬化,水源净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墙体美化,看看现在这个一切,真像在做梦。过去村道狭窄高低不平,村民住的也是狭小、阴暗、潮湿的房屋,给人的印象只有‘乱、脏、差’三个字。如今,86%的农户建起了新楼房,村里有14个青年考取了驾驶证,小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她说:“乌朱头有了‘出头’之日,多亏了我们村的‘牛主任’啊。”
今年,乌朱头村已向婺城区政府申报了绿化示范村和文化示范村。李乌牛说,眼下村里还有7个农户居住在破旧危房里,这让他很是不放心,还有5个山塘水库需要整治,这都是他即将要做的事。只要在职担任村主任一天,就要为村民办实事一天,这,就是“牛主任”的就职宣言。
(记者 戴建东 通讯员 宋炳荣)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