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02日 星期三
朗读

冬季进补切忌盲目 不同体质应对症下药
11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它的到来预示着天寒地冻、万物收藏的冬季即将开始。在时下重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人们眼中,一年一度的“冬令进补”绝对是项不可忽视的“任务”。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中医胡阳生提醒说,虽然冬季是人体进补的最佳时节,但是进补也有进补的讲究,盲目进补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冬令进补事半功倍
据胡阳生介绍,中医讲求“天人相应”、“因时养生”,而大自然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草木凋谢,万物闭藏,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人体生化代谢和功能活动也相应地减弱,人体精气内敛,体表肌肤致密,这时进补最易吸收藏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另外,人体在春、夏、秋三季活动多,体力消耗大,阴阳气血有所“透支”,到了冬季,特别需要休养生息。而一年四季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冬季阴寒最盛,加上冰封雪飘,寒风凛冽,易损人体阳气,必然使阴更盛,阳更衰,此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入食入药之品,对增强人体御寒抗病能力,防止旧病复发等都大有裨益。
冬令进补首选中医膏方
膏方又称膏滋药,是中药丸、散、膏、丹的一种剂型。根据中医理论,膏方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治“未病”,也就是说,当人体出现亚健康但还没有疾病的时候,用膏方调理预防;二是“辨证施治”,也就是根据人的生活起居、病史、疾病症状、饮食嗜好等进补,使病后体虚的人得到调理,有疾病的人来年少发病或不发病。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补,而不是盲目进补。
胡阳生认为,膏方能起到强健身体、防老抗衰、防病治病的作用,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大特点。
据悉,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满足市民的保健要求,目前已组织中医专家坐诊,为市民提供膏方门诊服务,也推出现熬东阿阿胶糖出售,同时也提供膏方代加工服务。
不同体质对症下药
冬季进补对身体有着补养和治疗的双重意义,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冬季进补并非人人皆宜。对于那些健康、身强体壮的正常人就没有必要进行冬补,只需注意饮食调养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即可。而对于那些开刀手术、大病初愈、劳累过度、年老体虚者,通过冬季进补,则可以尽早恢复健康。“虽说冬季正是补养身体的好时候,但是,进补也有讲究。科学的进补方法应该是先了解自己的身体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等等,然后再对症下药。”胡阳生说。但具体应该怎样补,需要补什么,每个人身体的情况不同,进补时应区别对待,各取所需。
血虚不足常有头昏眼花者,可选服有补益气血作用的阿胶、当归、熟地等中药。同时可常食动物血、禽蛋、禽肉等进行食补;气虚不足常体倦无力、动则气喘者,可选用有健脾益肺、静心安神作用的人参、党参等;阳虚冬天怕冷者,进补宜选择具有补肾阳作用且温而不燥的助阳之品,可选用鹿茸片、参茸片、参茸补膏等,除服滋补药外,还可吃些狗肉、羊肉、牛骨髓等具有补气助阳,增加防寒作用的食物;阴虚者,冬季进补可选用西洋参、生地等中药。
老人、小孩慎进补
胡阳生特别提醒说,无论何种形式的进补,都应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相结合。而且,进补必定是为虚而设,但并不是所有年龄段的人一到冬天都要吃补药,特别是那些年轻体壮,体质强健,无病无痛的人就没有必要补。年龄超过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平素身体虚弱的人群则是进补的主要对象。
老人进补时应特别注意,进补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适当的进补方案,不是补得越多越好,补得过量、过急会引起相反的结果。中风病人、心脏病人和糖尿病人等更要小心进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不宜用药补,中医对儿童生理特点认识十分精粹,指出为稚阴稚阳,易虚易实的特性,一般说来,不可盲目给孩子进补人参、燕窝之品,否则会导致肥胖症甚至性早熟。(记者 胡文英) crack
社会纵横 | 聚焦 |
司机:拾金不昧不留名 失主:赠送锦旗表谢意 | 百年婺剧绽新花 |
婺城审结首例股东申请公司解散案 | |
能否按标准免费取回底片? | |
敢啃“硬骨头”的执行法官 | |
有趣新鲜感人事 | |
弘扬九峰移民精神 推动婺城繁荣发展 | |
亲近大自然 快乐农家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