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效益农业让下潘农民生活如“蔗”甜
临近年关,正是甘蔗热销的旺季。来自义乌、东阳、萧山、宁波等地的客商,纷纷到婺城区有名的甘蔗种植专业村——洋埠镇下潘村采购甘蔗。46省道下潘段成了热闹繁忙的甘蔗交易市场,下潘村的甘蔗种植大户在这里安营扎寨,抢占有利位置。扎成一捆捆、堆成一垛垛的甘蔗整地伫立在公路的两侧,等待着各地客商的光临和惠顾。
一位来自义乌的王姓客商透露,他每年都要来这里采购甘蔗,可以说是下潘甘蔗忠实的客户了,下潘的甘蔗名气大、口感甜、卖相也不错,在市场上很畅销,很受顾客欢迎。该村的甘蔗种植大户潘宝南今天一大早就开张做成第一笔生意,与一位来自宁波的客商谈妥了一笔货值两千多元的买卖,一边忙着给客户装车,一边高兴地与旁人闲聊起来。潘宝南从事甘蔗种植经营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多年的甘蔗种植经营给人们带来甘甜享受的同时,也为他自己收获了丰盈的财富果实。他顺手指着公路旁一幢四层洋房满脸幸福地说:“造这幢房子的钱都是卖甘蔗赚来的,像我们村上这些年新造的房子这么多,靠的都是种甘蔗赚来的钱,甘蔗就是我们的摇钱树。”的确,甘蔗使下潘村的农民腰包鼓了、家底殷实了、生活也更甜蜜了。如今的下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变得更洁、更绿、更美了。
据该村退休老人潘金德介绍,下潘村的甘蔗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但真正形成规模种植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鼎盛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这段时期甘蔗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也最多,几乎全村家家户户都种甘蔗。下潘甘蔗名噪一时。
据了解,下潘村以其独特的地理小气候因素和优越的土壤条件,特别适合甘蔗的生长,再加上多年种植甘蔗的技术经验优势,所产的甘蔗皮薄、肉脆、甘甜怡人,在果品市场非常畅销。一直以来,洋埠镇政府把该村的甘蔗种植作为特色农产品产业来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 以扶持,花大力气培育使之成为效益农业,从而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随着兰溪、温岭等地甘蔗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兴起,下潘的甘蔗种植户感到了竞争压力,如何能守住这份老祖宗留下的甜蜜事业,独自为战还是抱团联合,该村的潘吉明、潘宝南等种植经营大户准备向村支书潘庆荣提议,到兰溪的甘蔗专业合作社参观取经,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方式,也准备成立下潘甘蔗专业合作社,抱团经营,实施品牌战略,为下潘甘蔗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助力效益农业又好又快稳步发展。(见习记者 傅伟炎)
文化 | 特刊 |
大会之前 | 图片 |
婺州窑,何时走出重重雾幔? | 图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