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朗读

冬季,该预防哪些疾病
冬至过后,即将进入了本市全年月平均气温最低、最寒冷的一月份。昨日,记者从婺城区疾控中心了解到,由于受冷空气、寒潮侵袭、气温骤降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市民纷纷打来电话,咨询冬季常遇疾病的预防方法。为此,记者摘录了区疾控中心医师回答市民提问的记录,向广大市民介绍冬季常遇疾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
市民王女士来电:我前几天与朋友一起去吃火锅,回来后感到腹痛、恶心、呕吐,后来到医院治疗才得以恢复。请问如何预防在聚餐时出现这种情况?
疾控中心朱医师回答:王女士患的是食源性疾病,也就是指摄入了被污染的食品后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潜伏期极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还可表现为变态过敏反应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严重者可造成死亡。食品生熟不分、操作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食用未烧熟煮透及腐败变质的食品等是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天寒地冻,火锅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虽然火锅味美可口,但食用须讲卫生,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一、选料要清洁,蔬菜要新鲜,荤食不能变质,水发食品如蹄筋、鸭肠、牛肚、鸡鸭爪、翅等提防化学品甲醛(福尔马林)污染;二、下锅要烧熟煮透,切不可贪图鲜嫩,生吞活剥,以防寄生虫病传染和微生物污染;三、久煮的汤料(锅底)不要喝,汤料煮得越久,有害化学成份积聚得越多。一旦出现类似食源性疾病症状者要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市区陈先生来电:冬天气温低,我们的活动范围也从室外为主转到室内活动为主,这时在疾病预防方面,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疾控中心朱医师回答:12月份天寒地冻,气温降低,是呼吸道传染病及心脑血管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感、流脑、麻疹、水痘、猩红热等。冬季人们户外活动的机会减少,居室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给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在屋内时间长,因此要经常开窗通风。有可能的话,每天早、中、晚各开窗通风半小时。若遇到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市民应及时更衣注意保暖,多增加户外体育锻炼,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力,预防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的发生。另外勤晒衣被、搞好个人卫生也是冬季防病的重要措施。学校、工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教室、车间等场所,可经常用食醋熏蒸,起到消毒效果。此外,天气寒冷,一些体质较弱且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亦应注意预防疾病的复发。
在做好疾病预防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指人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后产生中毒现象。主要中毒症状: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危机生命。发生人类一氧化碳中毒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注意用气安全造成。在寒冬季节,人们喜室内活动,加上门窗常关闭,如不注意用气安全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现在家庭汽车拥有率较高,在冬季也有使用空调的习惯,如果空调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中毒,如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启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觉等现象。所以,平时应注意用气安全,室内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检查煤气有无泄漏。如出现类似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者,应及时关闭煤气、打开门窗,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后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
(记者 胡文英)
crack
文化 | 特刊 |
大会之前 | 图片 |
婺州窑,何时走出重重雾幔? | 图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