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高峰杯——基层文化耕耘奖”候选人事迹简介
1、赵锦茂,男,1949年出生,现任乾西乡幸福村文书。自1999年担任村干部以来,建起各项工作台帐资料20多项;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村民发布网上农产品交易信息647条,幸福村2009年农产品销售额比2008年提高30%;率先在浙江农民信箱万村联网上建起幸福村网站,在新农村信息平台上发布156条图文并茂的新农村建设信息。通过他的努力,幸福村农业信息化工作被市、区农林局推荐为先进典型。他为村文艺队编写的音乐快板《幸福村里幸福长》节目多次参加市、区、乡组织的文艺汇演并获奖。
2、詹素娟,女,1961年出生,罗店镇罗店村人,省级文化示范户。1997年开始担任村中青年宣传队队长,积极带领本村中老年妇女打腰鼓、花棍、扭秧歌,队伍从几人发展到100多人。她自编自导舞蹈《祝福祖国》、《欢乐中国年》,还有小品、快板等节目深受广大村民喜爱。创作快板《五婆话媳》获区里三等奖。2009年先后创编快板《一片计生政策情》、《科学发展观真正好》、《生儿生女都一样》、 《唱支山歌表心意》等多个作品,并获多项奖励。
3、丰志寿,男,1933年出生,汤溪镇人。金华市第五中学退休后,任老年大学汤溪分校副校长数届10多年,学员发展到200多人,校务工作尽心尽责;配合老年大学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为弘扬粟裕将军在汤溪的革命精神,将平时积累的资料整理汇编成书,印成1万册广为宣传;配合村委搞好陈双田诞辰一百年纪念活动;热心参与细菌战受害者调查资料整理汇编工作;积极参与建设粟裕将军纪念室、细菌战史实图片展、陈双田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有关工作。
4、胡素萍,女,1958年出生,汤溪镇仓三村人,区级农村文化示范户。退休回原籍村后,自购音响设备,组织本村和邻村的中老年妇女跳健身操。是汤溪镇仓一、仓二、后山徐、上境、东祝、镇政府等十多个村和单位健身操辅导的热心志愿者。与后山徐村妇女自编自演《千手观音》、《扇子舞》、《威风锣鼓》等节目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活动。为搞好农村文化活动,她想方设法筹资金,做道具,购买摄像机,为编排出高质量的文艺节目尽心尽力。
5、张卫仙,女,1979年出生,莘畈乡井下村人,省级文化示范户。2008年当选为井下村村委委员,分管宣传、文化工作。在井下村创建文化示范村活动中,带领村民自编自排舞蹈、健身操等文艺节目,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由她组建的文艺队伍经常参加市、区及乡文化活动,2009年带领女子舞狮队参加婺城区第一届桂花节民俗文化踩街仪式,表演出色,受到好评,经常辅导莘畈乡其他村的村民跳舞,做健身操,帮助他们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6、洪敬连,男,1954年出生,现任洋埠镇文化站站长。为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他利用节假日举办棋牌、健身操、乒乓球、拔河等大型文体活动,多次被评为群众文化工作先进者。通过努力,现全镇12个村被评为区级文化示范村,今年5个村争取考核验收,镇文化中心已动工。他积极发挥自身文艺特长,在群众文化工作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为繁荣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7、徐惠清,女,1960年出生,长山乡长山二村人。先后被评为区、市、省级文化示范户,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4年开始担任文化辅导员,在开展文化活动中,徐惠清采取以“一带一、一帮一”的方法,为各村安排节目。在她的带领下,长山二村先后组建了锣鼓队、气排球队、舞蹈队、双花棍队等四支队伍;为桐溪村组建了坐唱班,为乡老体协组建了舞龙队。徐惠清用传、帮、带的方式,带动了其他各村,目前全乡已有15个村组建起一支以上的文艺队伍。
8、黄桂女,女,1961年出生,白龙桥镇黄堰头村人。自1986年担任村妇女主任以来,一直致力于农村文化工作。积极发挥自身文艺特长,自费购买DVD机,每晚在村民广场上免费教学健身舞和健身操,鼓舞带动本村妇女参加文体活动;经常到邻村指导创建文体队伍,足迹遍及白龙桥镇几十个村,持有农村文艺活动辅导员上岗证。目前全镇由她负责指导的文艺队伍多达400余人,她带领和指导的文艺队伍近年来在市、区的比赛中拿了多个奖项。
9、林秀惠,女,1941年出生,现居住城北街道今飞小区。林秀惠退休后,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于2005年组织小区居民成立“站前社区今飞欢乐队”,不到三年时间,由最初的6名队员发展到目前的骨干队员30多人,健身等文体队员80多人,活动内容有唱歌、小品、舞蹈、太极拳等多种。她创作的《歌唱英雄孟祥斌》、《姐妹喜赞十七大》、《关爱生命远离毒品》、《创卫歌》等歌曲深受居民群众喜爱。先后获得“站前社区文体积极分子”、“城北街道十佳快乐文化大使”、“婺城区好邻居”、“婺城区优秀老年健身辅导站站长”等多项荣誉称号。
10、胡志梅,女,1953年出生,城东街道青春路社区人。喜欢戏剧的胡志梅,热心社区文化事业。自担任社区文体团队指导员以来,多次指导排练社区文艺节目。每年社区文体团队大型展示活动、居民区纳凉晚会活动中,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她既是节目辅导员,又是演员,更是忙碌于演出前后的工作人员。
11、朱延义,男,1933年出生,城东街道人民东路社区人。喜欢书画的朱延义,通过函授学习先后取得山水、花鸟、魏碑等专业结业证书。奥运会前夕,画了五福娃、鸟巢、水立方,还画了60幅牛画作为献给祖国60周年华诞的礼物,先后被《金华晚报》和杭州《都市快报》采访报道。在人民东路社区、曹宅中学,市八中、金华教育学院等单位分别开展“牛年画牛”活动展示,与学校老师交流切磋,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12、谢正荣,男,1944年出生,城西街道二七社区人,社区老年协会会长。他一人身兼数职,积极带头搞好基层文化工作。担任社区“火车头艺术团”团长期间,率50余名团员到各地演出数百场,观众达10万人次;担任社区“爷爷奶奶合唱队”教练兼队长,多次参加宣传演出;担任“铁路京剧联谊会”会长,经常到周边各县市演出;是市学雷锋自愿者团体会员,多次参加学雷锋活动;成立了老年书画小组和老年摄影小组,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认真创作和宣传基层文化成果。创作歌曲《二七社区之歌》、《八荣八耻要记牢》,快板《二七社区好事多》,小品《胜似亲人》等文艺作品,并排练演出。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