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草根文明的精神盛宴
——婺城区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活动的成功实践
社会的转型和进步,使我们把目光开始更多的投向了社会底层——草根。如何选树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热潮,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有一个奖,为草根而设
2007年以来,婺城区结合区情实际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努力创新公民道德模范评比载体,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设奖评奖活动。
1、发放倡议,广泛宣传发动。在区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由区文明办牵头,联合区工商联、区工商分局、区新闻传媒中心等单位在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向全区各行各业的单位和群众发出倡议,在全区范围内的机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农民、军人、民警、外来人员和离退休人员、青年志愿者等热心公益、行善助人的自然人,均可按自愿原则,申请设立民间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
2、设奖申报,公开设奖奖项。有意设奖的单位和个人,向区文明办申报设奖意愿,经审核同意即可设奖并向社会公开。2007年以来,金华越尔工艺品有限公司、金华金丽达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浙江金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和个人在全区设立了“残疾人励志奖”、“优秀民间文化传承奖”、“孝敬老人奖”、“环保奖”、“外来人员贡献奖”等五个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奖项。“个协杯——创业自强奖”、“通园杯——道德模范奖”、“山山杯——孝敬老人奖”、“长生杯——爱心慈善奖”、“望江杯——农村文化耕耘奖”15项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奖项。
3、民间推选,民间公开投票评选。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候选人都从基层层层推荐上来,经过推荐申报、研究审核等严格程序而产生,是在各行各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典型和代表人物。他们当中有创业自强、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典型;有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道德模范;有几十年如一日孝敬老人获得群众广泛认可的好子女、好媳妇;有心地善良、热心助人的爱心慈善使者;有热爱农村文化事业,默默为农村文化的创作、传承、传播、繁荣作出较大贡献的先进典型。
4、隆重表彰,营造浓厚氛围。每年一次的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表彰大会,邀请市、区有关领导及设奖单位和个人参加。给获得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的人员戴红花、披彩带,授予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带领“草根奖”获奖人员参观优秀文明单位,参观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成就,走上大街,走进农村,在无声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社会崇尚文明道德的社会风尚。
有一种力量,叫草根力量
在社会学家眼里,乡土社会的内部力量被称为“草根力量”,就是指自然根植于民间的一种文化内部力量。它带有很大的自发性,有着坚韧的品质,柔弱的表象下有着积极的普世和导向作用。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对宣传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文明创建活动的参与意识
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设奖评奖活动,本身就是主题鲜明、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的一种创新。通过草根奖评选能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有效扩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度,较好地营造见贤思齐、崇尚文明的社会氛围。
2、宣传表彰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先进人物,弘扬了社会正气
婺城区两届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获奖者都来自基层,他们当中有城市的居民,有乡里的村民,还有来自区内外的创业人员,获奖者年龄最大的达94岁,他们都是在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典型。这些人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但他们从小事做起,温暖人间,感动社会。他们获得了通过民间评选出来并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授予的“草根奖”,这是对他们多年来默默从事民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讲道德,做好人,行善事的最好的肯定。这必将推动他们并带领更多的人坚定不移地从事民间文明行为,争做崇尚文明、建设文明、宣传文明的先进人物。
3、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草根奖获奖者都是生活在百姓身边最真实、最可信可学的榜样。评选、宣传、表彰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有利于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见贤思齐、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婺城区连续开展两届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设奖评奖活动,并坚持“民间设奖、群众评奖、奖励百姓”这一做法,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婺城区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促进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