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09年07月17日 星期五

朗读

高产,不仅仅是一个目标


建立粮食高产示范方  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  启动水稻科技示范户计划

 

 

    婺城区素有“浙中粮仓”之称,眼下正是早稻丰收的季节,烈日下的稻田呈现出一片灿烂的金黄。昨日,在婺城区洋埠镇种粮大户陈建新的稻田里,收割机正在收割早稻。据了解,陈建新今年早稻种植面积有2200亩,亩产高的稻田一亩可以产稻450公斤左右。目前他已同国家粮食部门签订了上缴660吨早稻的任务书。陈建新捧起一把金灿灿的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真是丰产又丰收啊,这顶粮食高产‘状元帽’,我可要年年戴。”

    “高产示范方,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有榜样。”说到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农民们高兴地说。据了解,婺城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今年持续被列入全省10个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县(区)之一,同时还是超级稻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项目实施县(区)。为此,区政府对粮食高产创建提出总体要求:力争到2010年,全区水稻单产比前三年平均增长5%,示范乡镇单产比前三年平均增长8%,全区单季晚稻平均亩产增长10%;建成一批平均亩产早稻500公斤以上,双季晚稻550公斤以上,单季晚稻650公斤以上,攻关田亩产700公斤以上的水稻高产示范方。据查,通过农技站监测分析,绝大多数田块茎蘖数、长势、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指标都符合高产生长要求,为示范点高产创建达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区农技站负责人介绍,为了切实、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和“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我区专门成立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技术实施小组,统筹协调高产创建工作,结合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的全面实施,由乡镇责任农技员分片包干负责,进村入户到田,切实搞好技术指导服务。同时突出宣传发动,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工作措施,加强技术服务,形成科技兴粮合力,保证了示范建设组织到位,服务到位,推进高产创建活动有序、有效开展。今年还在汤溪、白龙桥、罗埠、蒋堂、琅琊、长山、洋埠七个重点产粮乡镇建立了2个万亩早晚稻“双季”优质高产示范方、7个千亩示范方、12个百亩示范方。据了解,七个重点产粮乡镇常年合计水稻面积23.0万亩,水稻总产9.2万吨,占全区水稻面积和总产量的85%。

    “这样的竞赛就要多办,调动农民种稻增收的积极性,让大家越干越有劲。”在去年金华市水稻高产竞赛中“连中三元”(单户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售价最优)的蒋堂镇种粮大户陈建军自豪地说。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是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和抓手,也是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内在要求和拓展延伸。为深入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活动,区政府专门下拨奖励资金10万元,在全区开展粮食高产竞赛。凡在婺城区范围内的所有水稻(早稻、单季晚稻、连作晚稻)生产种植户均可报名参加。高产中心畈种植面积必须在100亩以上,连片种植,统一品种,品种必须是当前推广的优质高产组合。高产攻关田种植面积必须在1亩以上,早稻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在550公斤以上,连作晚稻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在600公斤以上,单季晚稻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在650公斤以上。

    此外,我区还积极启动“水稻科技示范户”计划,开展万村优质高产示范活动,即在水稻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村,每个村建立2户水稻科技示范户,全区共计1000户;另建立蕃薯、玉米、马铃薯科技示范户35户,合计1035户。同时,通过基础调查和技术培训,造册备案。立足将科技示范户和高产示范区相结合,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普及推广,努力实现全区高产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强化栽培和早稻直播技术达96%以上;大力推广免耕直播技术,无公害标准化实施面积达96%以上,目前各项科技推广活动正在有序推进。

    (记者  陈婷  实习生  楼婷)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