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实名制,能改变火车票一票难求吗
·热点时评·
□南方周末编辑部
2008年铁道部认为“实名制只是一种理想化建议”、“不考虑实行”的表态言犹在耳,2010年春运前,铁路部门却宣布将在广州、成都等地试行购买火车票实名制。实名制的横空出世,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虽然几个网络调查显示,民众的支持占了压倒优势,但实名制能缓解春运买票难吗?
反方:买不到票主要是因为要坐车的人大大超过了运力,实名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谁都知道,春运是一个社会病。每年集中在一段有限的时间里,数十亿人次的人口大迁移,哪个国家能见到这样的壮观场面?实名制不能增加一张车票,也不能减少一位旅客,所以根本不可能。
正方:不能根除并不是不采取行动的理由。经过这么多年的春运,民众早已经了解到春运买票难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法解决,只能缓解。民众只是希望得到一个公平,“实名制”就是实现有限的资源(火车票)透明、公平交易的一步,当然值得鼓励。
反方:如果为了这一点正义,付出更大的社会成本,调动大量社会资源,不可取。春运期间,客流量大,相当拥挤,实名制增加很多麻烦程序,紧张状态下不容易疏散。飞机实名制都要提前一两个小时,而一辆火车的运输量相当于十几架波音737。更何况,火车站有能力贯彻实名制吗?光身份证验证,就是一个技术活。据统计,实施实名制,仅广州火车站验票每天就要增派983人,而与验票、售票、登车相关的软硬设施建设、维护以及人员培训耗费的成本就更大。有这个 资源、精力,放在更能取得成效的方面岂不是更好。
正方:民众的怨气很大程度上针对的是“票贩子”,针对铁路系统的“内外勾结”,实名制至少是一个姿态。是铁路部门愿意倾听民意、改善自己工作的一个姿态。更何况,“实名制”肯定能够让不少车票重新回到“销售窗口”,社会正义往往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勿因善小而不为。
反方:“实名制”恐怕只对最低级的票贩子能管点用吧!倒票早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以目前的制度设计看,投机的空间依然存在。那些在车站内有关系、形成链条的高级票贩子,完全可以通过事先收集身份证或造假,规避实名制。
【点评者说】不可否认,铁道部推出火车票实名制,顺应了民意,是一大进步。但作为一个政府机构暨公共服务部门,应该看得更远。“实名制”出台留给火车站调整期仅仅12天,这难免会给人以铁路系统被动释放社会压力的印象。实名制真能达到的效果也必然打了折扣。其实,抛开实名制,一名乘客如果订不到机票,他自然会认为是机票卖完了,而不会有不公平的感觉,为什么买不到火车票的乘客,却会感觉不公平呢?火车票实不实行实名制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主要还是票务的透明度和诚信度。
(摘自《南方周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