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2月24日 星期三
朗读

雅畈:村民时兴捐树绿化
“这株桂花树是村民徐升周捐的,这片竹柏是村民吴樟清捐的,你看,还有这些铁树、樟树,都是村民们为了村庄绿化主动捐出来的,没花村里一分钱。”昨天,记者来到雅畈镇石楠塘村,村主任朱学军自豪地介绍起村中的绿化。
漫步在雅畈石楠塘村的村中小弄里,三步一花,五步一树,十步一景,随处可见的花草苗木,使这个曾经是古代金华水陆交通要道的古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
朱学军告诉记者,去年,村里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制定了新的村庄总体规划。一拿到规划,他就犯嘀咕了,“规划要求绿化面积达到7000余平方米。”而该村2008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时,村里已经欠债10多万元,村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买苗木了,这可怎么办好呢。”
据了解,雅畈镇石楠塘村共有276户,865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仅靠每年4000元的土地承包款,相当薄弱。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毛芋等经济作物以及外出打工,还有20%的村民靠着种植苗木发家致富,邻村也有一些苗木种植大户在石楠塘村租用土地种植苗木。想到这里,朱学军决定发动村民一起来搞村庄绿化呢。“想法很简单,不过真要实施起来,我们心里还真的很没底,万一村民不同意怎么办。村书记和我一商量,觉得还是值得试一试。”第二天,朱学军就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着这个想法走进村里几个苗木种植大户家里去了。
没想到,捐树绿化村庄的倡议得到了全村村民的支持。村里的苗木大户徐升周,一口气捐了价值三四万的苗木,包括2棵市价10000元和4棵市价2300元的朱砂桂。村民吴樟清则前后三次捐献苗木,包括10棵单价三四百元的造型红继木,28棵茶梅。“只要村里需要,我这里的竹柏,要多少我捐多少。”吴樟清爽快地对干部说。不仅是苗木大户们,村里一些普通村民也加入到捐献苗木的队伍当中。你捐一千棵,我就捐两千棵,大伙一拥而上,好不热闹。朱学军说,有些村民把自己院子里种了25年的树都捐给了村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现在全村的绿化工程已经过半,绿化面积已有3000余平方米。村里房前屋后,街头巷尾都种上了形态各异的树木,村民无不拍手称赞。村民陈治安看着花坛里自己捐献的加拿大海枣笑着对记者说:“村庄整治好了,道路宽敞了,环境好了,生意当然会更好。”正在打扫村里道路的大妈告诉记者,以前的垃圾堆都变成了绿化带。大家都不舍得随地扔垃圾了,村里不仅干净了,也更漂亮了。
(记者 胡文英 实习生 徐畅) crack
婺江 | 八面来风 |
春雨咏叹调 | 马九器:“主席微博”折射出一幅进步画卷 |
《婺江文艺》征稿启事 | 余兴辉:“胡锦涛微博”是一面镜子 |
象征的陵园 | 魏金辉:坐等涛哥发微博 |
诗二首 | 不差春晚 |
醒来吧,茶树 | 在外国过中国年 |
斯人已逝 书香依旧 | 深圳“潮人”改革中国传统新年的过法 |
迤逦深山访古寺 | |
桃花依旧笑春风 | |
第十位缪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