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10年02月26日 星期五

朗读

加快推进婺城崛起争先繁荣发展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创业创新



婺城区委书记    陈陆一

 

 

摄影: 方  晟

 

同志们:

    新年伊始,按惯例召开全区干部大会。首先,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同时,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问候!

    下面,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创业创新,加快推进婺城崛起争先、繁荣发展”这个主题,讲三方面意见。

    一、“婺城十问”,问出婺城新收获

    去年干部大会之后,全区上下开展了“婺城十问”解放思想大讨论。一年来,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是如此密切关注大讨论,如此深入学习思考,如此深刻查摆问题,如此深受教育鼓舞,如此深切触动心灵。“婺城十问”,是发生在婺城大地上的一个凝聚人心的号令、一场解放思想的风暴、一次破旧立新的革命,意义重大而深远。从中,看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崛起争先、繁荣发展的急切心情,看到了婺城人民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也看到了婺城未来的崛起之路、繁荣之路。

    (一)金西开发区的客商云集,标志着婺城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去年9月,建设“金西五金科技产业园”的消息刚刚传出,立刻吸引了各地客商的眼球,永康的、义乌的、温州的、还有广东的企业,纷纷前来报名。原来比较平静的金西,一时间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两个月内就有740多家企业上门报名,申请用地面积超过两万亩。

    看看金西一年来所发生的变化,投资者从三三两两到车水马龙,从犹豫不决到排队等地,从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区委、区政府作出的“工业立区、西进开发”战略是正确的,对头的,成功的,尤其是我们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黄土丘陵综合开发,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去年11月18日,省委书记赵洪祝带领省发改、国土等部门领导到金西视察,对我区黄土丘陵非农开发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1月12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也专门到我区调研黄土丘陵非农开发工作。在两个月时间内,两位省领导接连到金西开发区视察指导,还是新婺城区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这既是对我区黄土丘陵开发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更是对我们一直坚持的“工业立区、西进开发”战略的充分肯定。

    为什么金西的开发建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能取得这么显著的成绩?为什么一个曾出现过“外地客商跑到蒋堂、甚至是白龙桥,就再也不肯往西走”的地方,现在能有这么好的发展势头?我认为,除了金西开发区及三镇党委、政府积极创新、扎实有效的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解放之功,是思路正确之功。解放思想最关键的是思想的解放,思路的开拓。正是因为思想的大解放,使广大党员干部心灵深处受到震动,认识上的障碍得以扫清,思想上的坚冰逐渐融化,打造现代化工业新城的思路日益清晰,一批阻碍婺城繁荣发展的难题也逐步得到破解。

    (二)虹戴公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婺城人“脑子”越来越活。虹戴公路从2007年12月开工建设,到2009年12月18日全线竣工通车,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创下了我区公路建设的新纪录,被评为全省“三个千亿”工程暨重点建设项目先进集体奖。另外,由于土地指标和征地拆迁问题而数次搁浅的白沙公路,也在去年完成了路基工程,预计今年可以竣工通车。为什么虹戴公路能提前建成通车、白沙公路能完成路基工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观念的转变。正是由于观念的转变,沿线群众全力支持公路建设,出现了“路桩打到哪里、村民就让到哪里”的局面,基本没有发生阻工现象。

    一年下来,婺城到底解放了什么?首先是给婺城的干部群众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解放思想,关键要有思想,要有“脑子”,要能够放开思维,突破常规,谋前人未谋之策,做前人未做之事。只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主观愿望与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求相对接,思路就能找得准,观念就能转得快。

    (三)九峰水库移民搬迁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广大干部党员 “胆子”越来越壮。九峰水库建设是省重点工程,是一项惠及当今、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然而,水库建设要让库区的2265户、5300多农民告别故土,搬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居住、生活,遇到的抵触和阻力可想而知。正因为这种强大的阻力,库区移民搬迁从2002年启动以来,到2008年底完成搬迁户数只占总数的28.2%,还有1626户移民的房子在库区一直没有动迁。

    但是,为什么能够在历经8年波折之后的4个多月就一举“啃”下这块“硬骨头”?关键是有了“胆子”、有了“胆略”。没有“胆子”和“胆略”,看什么都是困难;有了“胆子”和“胆略”,困难就少了一半。在九峰水库移民搬迁这场攻坚战中,我区的党员干部是合格的,精神状态是好的,“胆子”是壮的。去年2月,区委、区政府抽调全区机关22个部门、200多名干部组成9个工作组进驻九峰水库移民村开展工作,并要求在6月30日前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当时,九峰水库主体工程拦河大坝已基本完工,并进入水库封孔蓄水的倒计时阶段,但还有70%以上的移民房屋未搬迁。对此,参加移民工作的干部没有怨言,以想干的激情、真干的作风、会干的本领、善干的艺术,全面完成了九峰水库移民搬迁任务,并铸就了“拼搏、奉献、敬业、团结、创新”的九峰移民精神。此外,在金品小区征地、仙源湖征地、后垅地块拆迁、山下周拆迁、城乡公交统筹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践表明,有了干事创业的“胆子”,原本平平常常的事情可以做得有声有色,原本有希望的事情可以干得更好,原本不敢指望的事情也可以“奇迹”般地干成。

    (四)新城区工业产值超百亿,标志着婺城发展“底子”越来越厚。作为立区之本的工业经济,是婺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和支撑。刚刚过去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惊涛拍岸,婺城工业经济却砥砺奋进,逆势而上。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面对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挑战,面对上半年工业经济明显下滑、一些企业生存难以为继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定期分析经济形势,出台扶工强工措施,并在全区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千方百计解难题”活动。作为“工业立区”主战场之一的婺城新城区结合“婺城十问”转作风、提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实现了工业经济的V型反转,年底传来捷报:2009年新城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同时,耐司康药业成功重组,爱斯曼集团逐步走出困境。总投资7个亿的莱恩科利亚联合收割机、万里扬高档轻卡变速器、信阳发动机等项目相继开工。浙中信息产业园顺利开园,并有33家IT企业入驻,被评为“省首批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实践表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正是这种勇气,创新了全区工业大发展的思维理念,形成了服务工业发展的浓厚氛围;正是这种勇气,形成了抢抓发展机遇、破解瓶颈制约、强化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正是这种勇气,形成了举全区之力推动工业突破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夯实了婺城工业的发展基础。

    (五)首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婺城的 “名字”越来越响。去年10月18日晚,金华历史上最为壮观的音乐盛典在市体育馆隆重上演,为首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揭开了序幕。这是我区主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节日盛会。短短两天时间里,桂花节好戏连台,除了音乐盛典,经贸洽谈、农产品展示展销、民俗文化踩街秀、职工登山健身、桂文化征文大赛、摄影艺术大赛等活动也精彩纷呈。

    各地的实践证明,节会本身所具有的名片效应,对提升城市形象、宣传地方文化、振兴区域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不仅直接促进了仙源湖的开发建设,而且令仙源湖旅游度假区名声大振,吸引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新闻媒体的热切关注,前来采访报道的记者络绎不绝。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仙源湖的开发建设更加理解,也更加支持了。除了桂花节,去年,第五届“双龙之夏”成功举办,金华动物园顺利开园,寺平古村落迎来开游三周年庆典,双龙风景区和寺平村分别列入全省十大名景、名村。此外,婺城部分山区乡村的“农家休闲旅游热”,城北园区方兴未艾的“房地产热”,等等,无不昭示着婺城的名声越来越大,婺城的人气越来越旺,婺城的明天越来越好。

    以上这几个例子,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成果。实践证明,区委作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决策是正确的、必要的,也是深得民心的。但是,改革发展没有止境,解放思想没有止境。这次大讨论取得的成果仅仅是阶段性的。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巩固成果,坚持创业创新,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事业的大发展。

    二、“婺城十解”,解开发展新思路

    解放思想归根到底就是要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事业发展。我们既要做循循善诱的发问者,也要做深思熟虑的思考者,更要做脚踏实地的破题者。那么,“婺城十问”究竟该如何来解答?下面,我结合大家一年来讨论的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跟同志们交流一下想法,希望能够引发大家更为热烈的讨论和更为深入的探究,共同找到婺城崛起争先、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