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今日婺城
今日婺城
报纸类别:金华市
 所属地:金华市
发行地区:
官方网站:http://www.wuch.gov.cn/Html/index.html
联系电话:
广告电话:
2010年02月26日 星期五

朗读

加快推进婺城崛起争先繁荣发展(一)


    (三)以“一体三化”为导向,推进工业总量扩大和转型升级

    婺城工业转型升级之路究竟该怎么走?我认为,要进一步强化“工业立区”战略,以“一体三化”为导向,培育大企业、推进大项目、开拓大市场、打造大平台、发展大产业、构建大集群,促进婺城工业经济总量逐步扩大和转型升级。一是以新城区和金西开发区为主战场,六个乡镇工业功能区为辅助,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2+6”块状经济布局。加快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加快资本向重点企业集中,加快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构筑起布局科学、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通过尽快制定和实施“3+5”(汽摩配、五金工量具、信息等三个主导产业+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包装彩印五个传统产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检测、金融、信息、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汽摩配、五金科技、信息产业等特色园区的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群化。三是落实好扶持重点企业的措施,实施一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工程,鼓励和引导成长型企业吸纳先进技术、先进管理,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增量投入和存量优化,培育企业规模化。四是着力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加快研发并投产一批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继续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和营运,鼓励企业创自主品牌,打强势品牌,走品牌国际化之路,力促产品高端化。

    (四)以“一改三转”为途径,推进农民快速增收致富

    促进农民快速增收致富,是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我们要突出低收入农户增收这个重点和难点,主要抓好“一改三转”。一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需要、符合农村实际的小额信贷组织,发展民间担保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抓好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活力和动力。二是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按照“梯度式发展山区生态休闲特色农业、丘陵绿色无公害农业和平原现代设施高效农业”的思路,加快培育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主体,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努力实现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不断壮大农产品流通、农资供应等商贸流通业,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促使农民由埋头种田转变为“洗脚上岸”搞经营,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四是努力实现传统村落向现代社区的转变。坚持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来抓好村庄的规划和建设,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效,有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扎实开展村庄绿化,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以“三大行业”为龙头,推进现代服务业强势发展

    婺城的现代服务业生长空间究竟还有多大?在去年的干部大会上已经讲了很多婺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下一步,要紧紧抓住省里在金华开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契机,加大力度,把婺城打造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一是重点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基地开发与建设,积极培育本地信息产业优秀品牌,全面推进浙中信息产业园建设。通过成立“企业信息化服务中心”,帮助企业承接信息化项目;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推进工程”,为企业提供全新的销售方式;通过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效率;通过普及“物联网”新技术,推动相关企业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工业监测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抓紧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深度挖掘和积极整合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并通过强有力的项目策划、资金投入和市场营销,形成南北两域交相呼应、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以创建农家乐特色村和省级旅游特色村为抓手,加快休闲度假设施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引导农家乐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围绕婺城区商业网点十年规划,加快农村及社区商业网点建设。依托新城区和金西开发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打造新的商贸核心圈,做大浙中商业购物副中心。进一步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发展我区的现代物流业。

    (六)以“四区三节”为平台,推进人气商气不断集聚

    婺城如何加快人气商气的集聚?重点要抓好“四区三节”:一是建好四大园区,提高承载能力。婺城新城区、金西开发区、双龙风景区和仙源湖旅游度假区这四大园区要根据发展定位,积极引进项目,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企业,以产业、企业的集聚发展来带动人气商气集聚。同时,要结合实际,构筑便捷的交通系统,完善学校、医院、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重点商贸、住宅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宜居水平。二是办好三大节会,打响城市品牌。一些独具特色的节庆,已经成为所举办城市的代名词,远的如:青岛与啤酒、潍坊与风筝、洛阳与牡丹,近的有:义乌与小商品、永康与五金、东阳与木雕、武义与温泉。婺城有着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山水风光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我们要立足实际,重点把桂花节办成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精品节会,同时,组织开展好茶花节、油菜花节等节庆活动,把“三花烂漫在婺城”打造成为婺城形象的特色广告和亮丽名片,不断扩大婺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婺城,入驻婺城,选择在婺城安家落户、投资兴业。

    (七)以“一号工程”为抓手,推进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

    婺城离真正的开放型社会有多远?只要目标瞄准,工作做实,就不会远! 我们要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在主动出击、创新思路、增强实效上狠下功夫。一要主动出击抓招商,全面、准确、及时了解掌握现有客商资源、本地产业要素、外地发展动向等相关信息,建好信息库,做到信息一览无余;要把上级政策学深学透,完善并利用好政策资源,做到优惠一目了然;要继续落实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项目引进要全套服务,项目落地要全程代理,做到服务一步到位。二要创新思路抓招商,充分利用我区资源、产业优势,瞄准央企及大集团、大企业,特别是要抓住周边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开展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切实引进一批关联度大、配套性强的项目,并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三要增强实效抓招商,牢固树立亩产效益理念,大力开展清闲促产,盘活存量资源,大幅提高“四率”(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达产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特别要在洽谈项目、签约项目、建设项目等三个环节看紧盯牢,搞好协调,主动服务,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招商成效。

    (八)以“三心行动”为重点,推进民生问题明显改善

    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抓GDP的增长,又抓农民收入的增加,努力建设人民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从今年开始,要大力开展“三心行动”。 一是“暖民心”行动。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二是“乐民心”行动。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受益面。通过“激情婺城”文化艺术节等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稳民心”行动。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抓好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通过扎实开展这“三心行动”,使每位公民都享有法定的权利、合理的收益、均等的机会和司法的正义,不因地域差异遭受歧视,不因教育差异受到压抑,不因收入差异被社会冷漠,努力让所有婺城人都能够安居乐业。

    (九)以“四破四立”为载体,推进创业热情不断激发

    婺城全民创业冲动如何激发?思想是总开关,认识是总阀门,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全民创业的激情涌动。所以在这里,还要多讲讲思想和认识层面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实现“四破四立:一是破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思想,树立慢进则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要站在全区的高度来审视本地、本部门的差距,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善于用市场经济理念和改革创新的办法谋划发展、解决难题、推动工作。二是破除封闭保守、固步自封思想,树立合作共赢、借力发展的开放意识。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干;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利,就要放手大胆地让。最大限度地保护创业者的激情和利益,让资本在婺城畅通无阻地流动,让产业在婺城源源不断地壮大。三是破除贪图安逸、不敢作为思想,树立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创业意识。大力倡导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真正做到自我加压求上进、不待扬鞭自奋蹄;大力倡导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创造一流业绩。四是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思想,树立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进取气概,努力形成永不骄傲自满、永远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强大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做好明确主体、培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