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04日 星期三
朗读

露天电影“夜袭“小山村
“嘭!呜!嗒嗒嗒……”10月29日,原本幽静的小山村——沙畈乡青草村里传出了雄壮、激烈的声音,枪声、爆炸声、飞机掠过空中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人不禁疑惑:“这个小山村里在搞什么活动呢?”进去一看,原来,村里正在播放露天电影——《夜袭》。
据了解,这是市文广新局和区委宣传部主办,金华新世纪琴行承办的“情暖革命老区,百场电影送下乡”活动。活动将为我区安地、沙畈、塔石、莘畈、箬阳5个山区乡镇中的50个农村共送出100场电影,以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方式慰问山区群众,活跃山民文化生活。
青草村地处一个三面环山的深山坳,电影就在山坳里的一个小打谷场上露天播放。晚上六时许,村民们就陆陆续续从家里搬出小板凳,前来观看电影。小小的打谷场聚集了80多人,大多是年纪稍长的爷爷奶奶带着自家的小孩前来观看。“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到城里打工了,留下的多为老人小孩,这些人都喜欢看电影、凑热闹,所以露天电影在这里还是很受欢迎的。”沙畈乡工作人员钟涛说。
村民吴卸伙是从隔壁的自然村裴家村走过来的,他说从他家到这里他走了十几分钟。“大晚上的,摸着山路走过来,您不怕麻烦啊?”记者问。“不麻烦不麻烦,村里一年也难得放一次电影,我当然要过来看看。”吴爷爷说,其实重要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露天电影的这种氛围。生于80年代之前的人,对露天电影都有着非常美好的印象。“我们就喜欢看和那时一样的露天电影。”吴爷爷说。
上世纪90年代前,农村里没通闭路电视,没有电脑宽带,电影下乡一度成为村民们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广受群众欢迎。年近60的虞红秀老人依然记得当年露天电影放映时的盛况:家庭主妇不等太阳下山就把饭做好了,吃过晚饭,全家老小立刻提上小板凳去看电影。孩子更不用说,一放学就急忙去电影播放场地,给自己占领一个好位置。
当晚,虞红秀带了自己5岁的小孙女来看露天电影。“那时候,只要村里放电影,几乎全村的老少都会去。”虞红秀说,那种美好的感觉是看电视所体会不到的,所以这次她还带了孙女来感受一下这种氛围。
“青草村全村只有498个人,除去外出打工的村民,村里的已经没多少人了,今晚差不多有一半的留守村民都来看电影了。”青草村支书王日法说。虽然,现在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看露天电影已经没有上世纪90年代时的盛况,但电影下乡依然给农村酝酿了浓浓的文化气息,给村民带去了无边的欢乐。
(见习记者 周玉南) crack
社会纵横 | 八面来风 |
“有偿家教”该不该禁? | 展示乡土文化无穷魅力 彰显民间艺术深厚底蕴 |
本是亲生骨肉 如今对薄公堂 | 中国邮票刷新拍卖世界纪录 |
偷狗不择手段 毒肉危害健康 | 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 |
图片 | 杭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有望享受名校教育 |
趣味运动会让咱“疯”了一把 | 网络推手刷新青年就业模式 52.5%的人认可 |
图片1 | |
露天电影“夜袭“小山村 | |
一本记事簿 为民解烦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