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04日 星期三
朗读

展示乡土文化无穷魅力 彰显民间艺术深厚底蕴
——2009磐安县民间艺术展演纪实
潘一旭/文 英 昌/摄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云淡风清。10月28日上午, 2009磐安县民间艺术展演暨首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在县二中操场隆重举行。
伴随着先锋号的响起,两面大旗竖了起来。先锋号声有贺平安、庆吉祥之意,《深泽先锋号》曾参加“西湖雷峰塔迎新年烛光晚会” 、“象山开渔节”、“金华茶花节”等省市各地大型节庆表演,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表演中获得金奖。响彻群山的先锋号声,为展演活动拉开了帷幕。
《迎大旗》是堪称中华一绝的民间艺术瑰宝,大旗又称龙虎大旗,旗面长18米,宽25米,旗杆高33米,有36根旗杆支撑,由80名壮汉合力树起。树大旗是一项高难度的表演,也是对表演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严峻考验,两面大旗分别来自尚湖镇忠信庄村和岭干村。传说,龙虎大旗曾为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玉山抗倭立下汗马功劳。龙虎大旗曾多次参加全省各地的大型广场文艺活动,1998年还上了电视吉尼斯。2006年,《迎大旗》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号声刚落,铿锵激越的《玉山大鼓》就在我们耳畔擂响。由玉山镇铁店村70多位农民参与演出的《玉山大鼓》融合南北鼓乐精髓,刚柔并济,内涵丰富,乐手们用锣、鼓、锸敲打合奏,表现了欢腾、祥和、热烈的节日气氛和丰收的喜悦,鼓点粗犷豪放,节奏振奋人心。该节目是近年来我县民俗节目的一大亮点,自去年以来参加了多场文艺展演。
随后,由仁川镇选送的钢钗舞——《龙凤刀叉》登场亮相。这个节目从清末民国期间就在我县民间盛行,原意为驱邪辟疫,节目风格独特。现在结合了武术表演形式,表演者动作粗犷奔放,伴随着古朴热烈的民乐,阵势威武,表现了山乡百姓热爱生活、乐观勇敢的精神风貌。
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吉庆的时刻,伴随着声声唢呐,一支迎亲队伍出现在展演广场,这就是深泽乡农民表演的民间艺术《四轿八车》。这个节目源于我县民间婚嫁习俗,已有300多年历史,因道具共有四把花轿、八辆彩车,所以称《四轿八车》。新娘子坐上喜轿,在吹吹打打喜庆热闹的氛围中被新郎倌迎娶回家,每个花轿里都坐着一位新娘,有轿夫抬轿,丫环、媒婆等人同行,轿中“新娘”一脸喜气,随行的轿夫与仆人也是喜上眉梢,尤其是媒婆那夸张、诙谐的身体语言把婚嫁的喜庆、热闹诠释得淋漓尽致。节目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反映出民间生活原味的幸福。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本次展演中,由县老年体育协会和武术协会选送的《太极拳》节目招式刚柔并济、造型优美,令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太极拳》过后,大盘镇的民间艺术《铜钿鞭》上场。铜钿鞭也称“打莲厢”、 “花棍舞”,既是民间曲艺,又是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广为流传,深受各族人民喜爱。但由于流传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各异,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在我县,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已成为农村百姓喜爱的一种体育健身舞蹈形式。
群山之祖,诸水之源,茶香绕云间。磐安是“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由实验幼儿园、新蕾幼儿园组织展演的《山乡茶韵》完美地诠释了茶乡的文化内涵,一群美丽的茶仙子以优美的舞姿,演绎出一道亮丽的风景、一股江南的韵味,令观众叹为观止。在场的各地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按下了快门,希望留住这美丽的瞬间。
《欢乐腰鼓》和《双龙闹海》为安文镇选送,古老的《腰鼓》艺术起源于明代的凤阳花鼓,今天的《腰鼓》却充满着时代气息,激动人心、昂扬斗志,是古老艺术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双龙闹海》,看龙舞吉祥,给观众带来了吉祥、如意、欢喜的心情。全场民间艺术展演在龙腾虎跃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crack
社会纵横 | 八面来风 |
“有偿家教”该不该禁? | 展示乡土文化无穷魅力 彰显民间艺术深厚底蕴 |
本是亲生骨肉 如今对薄公堂 | 中国邮票刷新拍卖世界纪录 |
偷狗不择手段 毒肉危害健康 | 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 |
图片 | 杭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有望享受名校教育 |
趣味运动会让咱“疯”了一把 | 网络推手刷新青年就业模式 52.5%的人认可 |
图片1 | |
露天电影“夜袭“小山村 | |
一本记事簿 为民解烦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