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楼家投资30万元建起村级综合市场
为方便群众生活搭建致富桥
每天的傍晚时分,当周边工厂下班之时,位于金磐机电对面的白龙桥楼家村菜市场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据管理员施光明说,市场每天的人流量可在1500人以上。“如今菜市场经营非常成功,但是当初造这个市场也颇费了一番功夫。”楼家村主任钱樟平说。
早在六年前,村里刚开始征地之时,村民施光明就看出了这一代的工业化迹象,提出建造综合市场的想法。“厂多起来了,工人也会随之多起来,建造一个市场销售农产品和生活用品生意肯定不错。”施光明说。但是,因为当时村里太穷,村民人均年收入很低,征地款又没有到位,村集体没有资金,建造市场所需的几十万元投入对于这个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于是,想法没有被付诸实践。
六年过去了,楼家村这一带的工业化成果已相当显著,金磐机电、远大铝业等大型工厂相继建立,仅金磐机电一家工厂就有1600多人。但是这一带的超市市场等配套设施仍然不健全,工人们买菜、买日用品都要跑到附近的虹路村去,而虹路菜市场一般只经营上午半天时间,到了工人们下班时间,市场里已经没有菜了。
看到这个商机,几位菜农便自发在金磐机电门口摆设小摊,贩卖蔬菜水果。没想到,这里的生意很好,小摊贩也渐成气候,形成了一个马路市场。马路市场虽然方便了群众,却影响了交通。因为金磐机电门前的龙乾路是临江工业区的交通要道,再向南走几十米就是330国道,该地段车辆往来频繁,马路市场的存在给交通带来了巨大隐患,仅今年上半年这一路段就发生了4起交通事故。而且,该市场是菜农自发形成的,无人管理,菜农撤离后垃圾无人清理,对金磐机电的环境和声誉也造成极大影响,规范市场的呼声日渐强烈。
而此时,楼家村土地征用款已到位,村集体土地、山林的征用款也丰富了该村的集体经济,除去新农村建设的花费外,村集体还有100多万元的资金。为此,建造市场的想法成为了可能,也被重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今年3月份,楼家村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建造市场的建议,决定由村集体投资30万元,在金磐机电对面建造一个800平方米的市场,销售农副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并配备专人管理水、电、卫生和市场秩序。
由于填补了设施空缺,并且管理有序,楼家村市场的生意非常红火,每天的人流量少则1000人,多则近3000人。来自贵州的金女士说,自己在金磐机电打工已经两年多了,两年来,经常是想买点东西要跑很远。如今,工厂对面建起了市场,买东西方便多了。
杨先生在楼家村开了一家小餐馆,以往他都要到3、4公里之外的叶店村去买菜,如今,本村就有了菜市场,买菜方便多了。杨先生还说,因为市场离餐馆近,顾客要吃的菜店里没有的话,还可以随时补菜。
钱樟平说,“虽然当初造这个市场主要是为了方便群众,但市场也确实给村里带来了收入,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见习记者 周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