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当基层政府面对艰巨攻坚任务时
———浙江金华“九峰水库”移民拆迁实践的启示
(上接1版)
库区岭上村的搬迁户数量最多,任务重。区人劳社保局局长王喜军和工作组的20名干部,几乎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奋战在移民拆迁最前沿。一双双平底鞋,在一条条崎岖泥泞的山路上不辞辛劳地来回奔波,晴天踏着石子,雨天走过稀泥,整整四个多月没有间断过。
婺城区委书记陈陆一说,在九峰移民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个人服从集体”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库区邵家源村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组驻村就吃方便面。当我看到工作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是如此艰苦,但大家心态还是很乐观,工作还是很积极,当时这种情景令我感动,至今难以忘怀。正是众多干部肯吃苦、打硬仗的精神头,形成了解决矛盾、破解难题的强大合力。
其次,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好思路。思路对了有可能事半功倍,思路错了就可能南辕北辙。谋划思路对策,要吃透具体情况,把握主客观条件,以严谨态度和创新胆识,制定出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九峰水库移民由于时间跨度长,工作难度大、时限要求紧,婺城区结合具体情况,今年2月中旬,确定22个部门为联系移民村的责任部门,将机关、乡镇和村干部及拆迁办工作人员整合起来,组成9个移民工作组,由牵头部门的“一把手”任总指挥进驻库区各村,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并且采取拆迁工作一日一汇总、一周一分析、半月一汇报和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评议的通报督查机制,对各移民村的拆迁工作进行信息互通、督查通报,推动形成干部之间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
对移民工作来说,移民政策直接关系到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移民群众的思想稳定,事关移民工作的成败。对此,他们在严格执行现有移民政策的前提下,调查摸底了解移民的心声,发现移民对发放度汛费和避险费要求强烈,积极向金华市委市政府争取。在市委徐止平书记、市长陈昆忠的亲自关心下,争取到所有移民村都享受度汛费和避险费的优惠政策。通过优惠政策的切入点,创造性地制定出台了推进政策以及配套政策,使九峰移民工作得到了快速推进。
据了解,婺城区从限时完成攻坚目标出发,重视讲究策略,从复杂的矛盾中理出头绪,创新了移民安置方式、安置程序、安置保障措施,创新了维稳责任体系等系列办法,实现了“搬迁无事故、施工无障碍、清库无滞留、稳定无反复”的目标。
第三,要“认真”、“执著”才能成事。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要想办成一件事,尤其是在遭遇不理解不配合的时候,只要认真起来,就会动脑筋去寻找办法,下工夫干成事。从婺城区九峰水库移民拆迁的实践来看,工作初期,移民“不理不睬不签字,不冷不热不外迁”,出现了移民干部跟移民群众“贴不上身,说不上话,坐不到一块”的被动局面。但是,工作组的党员干部靠认真、靠执著,带着感情做工作,融化了一座座坚冰,换来了移民的理解和支持。
比如移民章某,提出先解决他妻子的工作问题再拆房,工作组人劳局副局长高洪成主动为其牵线搭桥,联系了一家厂家。几天之后,这位移民却说一线的工作太辛苦,不干。高洪成又帮他妻子找了份仓管员的工作,结果该移民却因为不懂财务、不懂电脑,无法胜任工作。随后,高洪成又为其在加油站找了一份轻松、收入又不错的工作,可章某还是以种种理由拒绝拆房。知道的人就劝高洪成让用人单位把该移民辞掉。但高洪成却说:“即便不是为了移民,为群众解决就业问题也是我应该做的事,九峰水库本来就是造福百姓的工程,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移得出,安得下,富得起。”高洪成的认真劲和真感情打动了该移民,最后该移民愉快地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了房子。
“拆迁一户就是一个故事”。婺城区委书记陈陆一说,全区党员干部从移民实践中凝聚起直面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九峰移民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九峰移民精神”是比九峰移民本身更为重要的收获。